当暮色漫过山脊,王大虫已经在山道隘口候了一个多时辰。
久久不见自家公子下山,王大虫心里难免有些不安。
踩着碎石路上来回踱步,不时踮起脚尖望向山道深处。
突然耳朵动了动,听得山道深处传来微不可察的脚步声,王大虫顿时眼睛一亮。
三步并作两步跃上青石,使劲招手,中气十足的嗓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公子,轻车快马都准备妥当,戌时城门落锁,咱得快些出发,不然误了时辰怕是要耽误事儿!”
闻言,李斯文和秦怀道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决绝与默契。
骨节分明的拳头‘砰’的一声轰然相撞,沉闷声响中,两人异口同声道:
“事不宜迟,分头行动,出发!”
话音未落,两人疾步快走。
秦怀道大步流星走向轻骑快马,双腿猛夹,马声嘶鸣中扬起一阵尘土,很快便消失在道路尽头。
李斯文则登上马车,王大虫挥动马鞭 ,车轮缓缓转动,朝着长安的方向驶去。
战国时淳于髡所书《逸礼·王度记》一篇中有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短短数语,便将封建王朝等级制度的森严展露无遗,容不得丝毫僭越。
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婚丧嫁娶,从朝会大典到宗庙祭祀,每个阶层都被框定在既定的规制之中。
但凡稍有僭越,便有无数御史言官群起而攻之,施以严惩,以儆效尤。
而大唐承袭隋礼,自改元来,对这些等级规格稍有放开,不像前朝那般严苛。
李二陛下心怀天下,一心忙于朝政,想要尽快恢复民生,好让他放开手脚去扩土开疆。
哪怕偶尔有人稍稍逾矩,但只要不触及原则性问题,区区礼制逾矩,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民不举官不究,懒得较真。
但...唯独御驾规制除外。
就算这些年里,皇室穷得叮当响,皇后一年到尾也舍不得添件新衣。
但李二陛下的御驾,依旧是清一色的六马牵引,独一档的规格。
毕竟唐人向来爱马,天下皆知,李二陛下又极为好面。
所以在这种关乎皇家威仪的事情上,说什么也不愿掉了档次,让人看了皇室的笑话。
而贞观年间,大唐初立,百废待兴。
除了几位年事已高,或是不幸逝于顽疾的之外,仍有二十几位开国勋贵在世。
其中大多数的国公、郡公正值年轻体壮的时候,出行通常驾马四匹,仪仗随行。
排场虽大,却也合乎规制,没人挑得了毛病。
长安守在天子脚下,百姓们那更是见多识广,隔三差五的便能瞧见一回国公出行。
久而久之,对街头过往的马车早就屡见不鲜,甚至懒得停下脚步去围观,顶多是匆匆瞥一眼便各忙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