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7章 这厂子姓陈!(2 / 2)

“你们以为这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陈阳冷笑一声,“那是国家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那是纳税人的血汗钱!”

“那是国家为了安抚你们,为了让你们有个体面的退场!”

“那就是国家用真金白银,买断了你们和那个老的、已经死了的电子厂之间,最后的法律关系和经济关系!那是了断!是终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们拿了钱,就等于承认了这个结果,接受了这个安排!”陈阳的声音如雷贯耳,“那份协议书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电子厂因经营原因,资不抵债,破产!”

“你们当时为什么签字?因为你们知道,不签字就什么都没有!因为你们知道,厂子已经彻底完蛋了!因为你们知道,这样每个月还能拿到基础生活费,否则你们什么都拿不到!”

“从你们拿到那笔钱,在那份解除劳动关系的文件上,签下名字按上手印那一刻起——”陈阳的声音陡然变得极其严厉。

“你们已经就不再是那个电子厂的工人了!”

陈阳毫不留情地说道,“那份文件就是老电子厂的死刑判决书!”

“从法律上说,你们和那个已经成为历史的旧厂子,就已经两清了!一刀两断了!无论它欠你们的,你们欠它的,都随着那次清算,烟消云散了!”

“你们现在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是电子厂的老工人?你们现在还有什么资格说是电子厂的工人?”陈阳冷笑道,“你们早就不是这里的人了!你们早就被扫地出门了!”

陈阳说的是事实,90年代,破产的国营企业,对于厂内下岗工人,进行一次性安置补偿,就是所谓的买断工龄。标准通常为每年500-1000元,但这种补偿往往无法满足职工基本生活需求,且未妥善解决社保问题。

但原先的电子厂破产之后,却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因为电子厂虽然破产了,但它属于江城电子局下属企业,所以工人下岗之后,并没有选择买断工龄,而是采取了另一种办法,就是最低生活补助,也就是每个月由国家拨款,给这些下岗工人发140元到28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

这番冰冷而残酷的法律阐述,如同腊月里的冰水,兜头浇下,让许多原本只是跟着起哄、内心其实并不那么理直气壮的老工人脸色瞬间煞白,嘴唇哆嗦着,却吐不出一个字。这是他们内心深处不愿细想、刻意回避的伤疤,如今被陈阳毫不留情地当众揭开,血淋淋,赤裸裸。

有的老工人开始低下头,眼神躲闪,显然回想起了当年签字时的场景。有的老工人紧紧攥着拳头,指关节都泛白了,但却找不出反驳的话来。有的老工人嘴唇蠕动着,想要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胡说八道!大家不要听他胡说八道!”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声喊道,声音有些破音,显然是被陈阳的话刺激到了。

“他这是在混淆是非!在颠倒黑白!”另一个声音响起,但听起来底气不足。

“不是黄了,就是改名字了而已!”有人试图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声音明显没有之前那么理直气壮了。

“对,你当我们不知道么?这就是电子厂!”又有人附和,但语气已经有些迟疑。

“改名字?”陈阳冷笑一声,“那你们告诉我,什么时候改的名字?改名字的时候你们在哪里?改名字的文件你们见过吗?改名字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通知你们?”

“你们说这就是电子厂?那好,那个电子厂的厂长是谁?车间主任是谁?财务科长是谁?人事科长是谁?”陈阳连珠炮般地发问,“那些人现在在哪里?他们为什么不来认领你们这些'老同事'?”

“我知道,你们心里都不服,”陈阳捕捉到他们脸上的不甘和怨愤,立刻堵了回去,随后淡淡一笑,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盒,点燃了一根香烟,“觉得那点买断钱少了?不够养老。”

“觉得国家亏待了你们,觉得社会对不起你们,觉得命运不公平?”陈阳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烟雾,“觉得那些当官的拿了好处,把你们给卖了,觉得那些有关系的人都发财了,就你们倒霉?”

“是!我也承认!可能确实不够!但这笔账,你们不该算到现在这个新厂子头上!更不该算到我父亲头上!”

陈阳的声音变得更加严厉,“这里不是你们撒气的地方!这里不是你们讹钱的地方!”

他猛地一挥手,再次指向身后的新厂区,语气变得激昂而充满力量:“而现在这个厂子!没错,它现在叫江城电子厂,名字换了,牌子换了,它从里到外都换了!”

“这里的每一块砖,都是我父亲重新买的!这里的每一台设备,都是我父亲重新找人安装的!这里的每一个工人,都是我父亲重新招聘的!”陈阳的声音如洪钟大吕,“这里和你们那个死掉的老厂子,没有半毛钱关系!”

“虽然它依旧挂在电子局的名下,没错!”陈阳叼着烟,深吸一口,白雾缭绕中,他眯起眼,像是要把这口烟深深烙进肺腑,随后缓缓吐出,带着几分自嘲的意味,又像是压着某种情绪。

他抬手轻轻点了点自己,又点了点脚下这片土地,脸上浮现出一层近乎透明的平静,可这平静之下,分明暗潮汹涌。

“但它------”他顿了顿,指尖一转,夹着的香烟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烟头明灭间,他整个人却像突然被某种力量点燃,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它不一样!彻头彻尾地不一样!”

他猛地转身,夹烟的手指直直指向厂子那扇略显斑驳的铁门,目光灼灼。

“我父亲,陈国华!”他一字一顿,咬字极重,像是要把每个字都嚼碎了咽下去,再狠狠吐出来,“他把后半辈子押在了这里!也押上了他半辈子攒下的名声,押上了电子局这杆大旗!”

“他一趟趟往我老丈人家跑,方振国方叔那门槛,他怕是比自家门槛都熟悉!就为了一个念头——下岗工人们太苦了,一定要给他们寻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