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皆是死结(2 / 2)

侧面和后方,有华夏人无处不在的游击战。

他们炸铁路,截车队,袭扰兵站,神出鬼没。

殿下,你可知道,维持板垣师团这样一个甲种师团在山西腹地持续作战,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物资?

更何况是两个师团,二十师团虽然参战比较晚,但消耗也是巨大的。

而能安全送达前线的,又有几成?

士兵在寒冬中缺衣少食,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火炮因为缺少炮弹而成为摆设。。。这样的军队,士气能高昂吗?

战斗力能持久吗?

板恒征四郎纵有吞天之志,没有汽油和炮弹,他的坦克和重炮就是一堆废铁。

这就是为何大慧直树会说士兵厌战,根源在此!”

景仁亲王缓缓点头,他虽不在最前线,但对后勤的艰难也有所耳闻。

“第二死结,后方,这是我们占领区普遍面临,但在山西尤为尖锐的顽疾。”

周正青放下第二根手指,语气更加严峻:“板恒征四郎控制了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这没错。

但广大的乡村,无数的村镇,特别是连绵的山区,是谁的天下?

还是阎锡山势力,是各种游击队的天下!

他们发动民众,建立政权,征收粮税。

板恒征四郎的政令出不了城门!他就像坐在一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大海上,脚下只有几块孤零零的木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夏的那些游击队则如同鲨鱼一般,随时可能从任何地方冒出来,给板恒征四郎来上一口。

在这种情况下,板恒征四郎如何能安心将主力投入前线,进行大规模的,深入的进攻?

难道不怕后方根基被掏空吗?稳固后方尚且力有不逮,谈何全力推进战线?”

周正青停顿了一下,让景仁消化这个信息,然后抛出了最关键的一点。

“第三死结,也是决定性的死结,大势。

整个帝国的战略重心和资源倾斜,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偏移。”周正青的声音带着一种看透全局的冷静:“淞沪虽然惨烈,但松井石根毕竟拿下了上海,这座远东最大的城市,华夏的经济中心。

现在,他的兵锋直指南京,华夏的首都!

政治意义,象征意义,无与伦比。

东京大本营在想什么?国内的眼球在看哪里?所有的荣耀,所有的资源,所有的期待,都压在了华中战场上!

这个时候,你认为,寺内寿一大将,还能从已经捉襟见肘的华北资源中,挤出多少来支持板垣在山西的崇山峻岭里,去打一场看起来遥遥无期,并且注定伤亡惨重的“治安战”和“消耗战”?”

周正青直视景仁,目光如炬:“不会了,寺内大将是个聪明人,更是个政治家。

他比谁都清楚,继续在山西投入重兵,即使最后能肃清抵抗,那也是事倍功半,而且功劳远远无法与攻克南京相提并论。

到时候,松井石根携攻克首都之威,声望将达到顶点,而华北方面军却深陷在山西的黄土高坡里不能自拔,届时,在陆军内部,还有谁会在意寺内大将和华北方面军的声音?”

周正青身体微微后靠,做出了最终的判断:“所以,寺内大将必然,也必须,进行战略转向。

他会迅速给山西战事降温,将板垣的攻势转为守势和重点清剿。

而华北方面军的主力,将毫不犹豫地东调、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