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承恩坐在龙椅上,脸色比往日沉了几分,目光扫过阶下官员,
昨夜他就收到了消息,
本以为是小范围的军纪问题,
没想到一夜间传遍京城,连民间都议论纷纷。
“陛下驾到!”
太监的唱喏声落下,官员们跪拜行礼,
起身时,佥都御史李默已撩袍出列,双手高举诉状:
“臣李默,有本启奏!
靖安军千户狄梓,在淳安县强抢民田五十余亩,
殴打村民张老实致重伤,百姓申诉无门,县衙不敢管!
此乃败坏军纪、欺压百姓,恳请陛下彻查!”
明承恩的目光落在诉状上,眉头一挑:
“竟有此事?狄梓乃靖安军千户,怎敢如此妄为?”
“陛下,臣有证据!”李默又递上一卷纸,
“这是张老实的验伤记录,上面有靖安军制式靴的踏痕!
还有张家村二十余户村民的联名状!”
话音刚落,兵部郎中立刻出列:
“陛下,狄梓是靖国公靖国公去年从茂州调回的将领,曾因平蛮功受赏。
如今他犯下这等事,靖国公身为靖安军主帅,
治军不严,难辞其咎!
臣恳请陛下,惩处靖国公,以示惩戒!”
这话像是点燃了导火索,几个与林青有隙的官员纷纷出列:
“臣附议!靖国公掌京畿兵权两年,势力渐大,
如今军纪松弛,恐生祸端!”
“臣以为,当彻查靖安军全军,更换部分将领,避免再出此类事端!”
殿内瞬间热闹起来,支持弹劾的官员义愤填膺,
观望的老臣们沉默不语,英国公张远站在原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眼角余光扫过龙椅上的皇帝,
明承恩的脸色虽沉,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意。
明承恩猛地一拍龙椅,茶水溅出杯沿,语气带着怒意:
“放肆!靖安军乃京畿屏障,
是朕倚重的精锐,竟出了这等欺压百姓的败类!
狄梓必须严惩,夷三族都不为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阶下,语气放缓了几分:
“至于林爱卿...他治军有功,
只是此次疏忽,确有责任,待查清此事,再论惩处不迟。”
“陛下!”李默连忙道,
“今日靖国公并未上朝,莫非是知晓此事,避而不见?”
明承恩故作不悦,对着殿外喊道:
“张公公!去都督府再传旨,让林青即刻回朝!”
“是!”
张公公躬身退下,心里却清楚,
陛下哪里是真的要治靖国公的罪,
不过是借着他缺席,让弹劾的声浪更盛,好顺势削弱他的兵权。
殿内安静了片刻,官员们互相使着眼色。
李默见皇帝态度松动,又道:
“陛下,臣还听闻,通州、涿州等地也有靖安军扰民之事,只是未闹大。
若不趁此时彻查,恐民怨沸腾,动摇国本啊!”
“朕知道了。”
明承恩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疲惫,
“都察院即刻派人去京畿各州县核查,务必查清所有扰民之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