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外围三公里处。
“见鬼!又丢了一架!”年轻的技术员汤姆猛地摘下耳机,差点砸在控制台上,低声咒骂道:“马克斯,这已经是第三架了!它们就像……就像撞进了看不见的蜘蛛网!”
在美国中情局的伪装露营车内,高级技术特工马克斯没有立即回答,他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频谱分析仪上那些疯狂跳动的信号。
屏幕上,代表他们监控无人机的三个绿点,在接近酒店空域时,不是突然消失,就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最后坠落。
“冷静点,汤姆。”马克斯的声音沙哑,他拿起一瓶已经温热的矿泉水灌了一大口,低声说道:“对方用了我们没见过的高级干扰,甚至是……定向能武器,记录所有数据,尤其是信号丢失前的频谱特征,总部那些拿着高薪的分析师需要这个。”
“记录?我们连对方怎么做到的都不知道!”汤姆沮丧地抓着自己的头发,委屈地说道:“量子加密也就算了,这种物理层面的干扰……他们难道在酒店上空罩了个能量护盾吗?科幻片都不敢这么拍!”
马克斯没有理会下属的抱怨,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敲击,调出了另外几个监控窗口,低声说道:“俄罗斯人的车还停在东面那个废弃的观察点,看看伊戈尔那个老混蛋在干嘛。”
与此同时,在东面山坡的松林里,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特工伊戈尔正趴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身上覆盖着伪装网,他手里那具昂贵的长焦望远镜,镜头正缓缓扫过酒店及其周围的山林。
“美国人还在他们的铁皮罐头里。”伊戈尔对着衣领下的微型麦克风低声嘲弄道:“德国人……哼,在对面山头,伪装得不错,但我看见他们天线反射的阳光了。”
通讯器里传来基地同事的声音:“中国人呢?有发现他们的踪迹吗?”
伊戈尔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镜头反复扫过几个可能的潜伏点——制高点、靠近公路的丛林、甚至酒店附属建筑的屋顶。
“没有……中国人的位置完全找不到。”他的语气里带着难以置信:“就像他们根本不存在,但这不可能,这种场合他们绝不会缺席。”
他调整了一下姿势,继续观察,嘴里嘟囔着:“要么是他们有了我们完全不知道的隐形技术,要么……他们的人早就进去了,或者,根本没用我们知道的任何方式监视。”这个想法让他感到一阵不安。
而在酒店地下停车场的B2层,一辆挂着法国牌照的雪铁龙旅行车引擎盖开着。
法国对外安全总局的特工艾米丽穿着一身合体的维修工制服,脸上还故意抹了点油污,她手里拿着工具,假装在检修发动机,目光却锐利地扫过周围的环境。
“我正在接近通风管道主接口,”她对着藏在手腕表带里的通讯器低声说:“环境干净,没有发现明显监控探头。”
在确认四周无人后,她敏捷地蹲下身,从工具包里掏出一个比硬币还小的微型探测器,它的磁性底座可以牢牢吸附在金属管道上。
“探测器已就位,开始传输……数据流稳定,正在分析内部空气成分和电子信号特征……”艾米丽汇报着,小心地将装置贴在冰冷的管道壁上。
然而,仅仅几分钟后,她手腕上的接收器突然发出急促的轻微震动。
她低头一看,屏幕上代表探测器状态的绿色图标瞬间变成了刺眼的红色,最后传回的一组数据疯狂跳动——环境温度在0.3秒内从12摄氏度飙升到超过300度,随后信号彻底中断。
艾米丽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立刻关闭了接收器,迅速合上引擎盖,坐回驾驶座,发动了汽车。
“任务失败,”她对着通讯器说道:“探测器被瞬间高温熔毁,对方不是发现了它,而是……所有未经授权的接触都会被自动清除,重复,所有接触都会被自动清除,我正在撤离。”
雪铁龙缓缓驶出停车场,汇入山间公路的车流,仿佛从未停留。
而在露营车里,马克斯看着屏幕上代表法国探测器信号的红点瞬间消失,狠狠捶了一下控制台,怒骂道:“妈的!连法国佬的‘小瓢虫’也完蛋了!这地方到底被他们弄成了什么鬼样子!”
汤姆看着导师,小声问:“头儿,那我们……还继续吗?”
马克斯盯着屏幕上那片代表酒店的、仿佛能吞噬一切信号的黑暗区域,深吸了一口气,最终无力地摆了摆手。
“收队吧,把今天的所有数据,尤其是信号丢失模式和那个高温特征,标记为最高优先级,直接传给兰利总部,我们需要知道,我们面对的,到底是什么怪物。”
防电磁屏蔽的会议室里,橡木长桌光滑的表面倒映着五块全息屏幕发出的幽蓝微光,空气中混合着陈旧木材、真皮座椅和昂贵香氛的味道,却怎么也压不住那股几乎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特别顾问大卫·科尔曼的影像在位于首位的屏幕上闪烁了一下,他看上去比上次公开露面时苍老了不少,眼袋深重!他刚刚结束与白宫战情室的紧急加密通话,此刻正极力维持着表面的镇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先生们,”科尔曼清了清嗓子,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领带——这个细微的紧张动作被五角大楼分析中心的高速摄像头精准捕捉,AI系统立刻开始分析其心理压力指数。
“鉴于…当前情况的极端特殊性,我想我们可以跳过那些毫无意义的外交辞令了。”他试图让声音听起来强硬,但尾音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还是泄露了他的真实状态。
“深瞳在印度边境展示的‘能力’,已经迫使我们不得不坐在这里,现在的问题是…”他故意停顿,目光扫过其他四块屏幕,“他们下一个‘演示’会选择在哪里?布鲁塞尔?还是…加利福尼亚?”
他的话音未落,属于俄罗斯外交部特殊任务大使伊万·彼得罗夫的那块屏幕就传来一声清晰的、带着明显嘲讽意味的冷哼。
“科尔曼,收起你那套老掉牙的恐吓策略。”彼得罗夫粗壮的身体靠在椅背上,他那边的背景是一间风格粗犷、挂着巨大熊皮装饰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