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精锐骑兵的威慑力持续发酵。
城内,那“开仓放粮,公正分田”的呼喊,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冷水,炸裂开来,引发了更复杂的反应。
“官军…官军来了!”
“他们说开仓放粮?真的假的?”
“太子…太子还记得我们?”混乱的人群中,开始出现迟疑和议论。
许多被裹挟、单纯为了口饭吃而参与抢掠的百姓,动作慢了下来,眼神中的疯狂逐渐被恐惧和疑虑取代。
混在人群中的崔氏私兵头领们又惊又怒。他们嘶吼着,试图重新煽动情绪:
“别信官府的鬼话!他们是来骗我们出去送死的!忘了那些苛政了吗?忘了是谁逼得我们活不下去吗?抢!只有抢够了粮食,我们才有活路!”
一部分已经杀红了眼、或对朝廷彻底失去信任的乱民再次被鼓动起来。
但更多的人,尤其是听到“开仓放粮”的,开始下意识地朝着官仓方向涌去——那里或许有生路,而不是继续跟着去攻打那些高门大院,面对冰冷的刀剑。
暴乱的人群,第一次出现了分裂的迹象。
暗处,那名崔氏私兵的头领面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太子的反应太快、太准了!不出大军碾压,而是派精骑划界威慑,精准地避免了“官逼民反”的罪名坐实。更狠的是直接打出“赈灾、分田”的旗号,这是直插他们的心窝子!
“通知我们的人!”头领对心腹咬牙道,“官军不敢轻易入城,这是我们的机会!加快动作,重点攻打那几个不肯合作的富户和官仓!
把水彻底搅浑!让他们来了,也只能看到一片焦土和死无对证!”
他眼中闪过狠毒:“还有,找机会,把那些开始动摇的‘自己人’…”他比了个抹脖子的手势,“做得像官军或者仇家干的!”
必须让恐慌和仇恨压倒刚刚萌芽的希望。
……
长安,太极宫。
朝会的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雨将至。河北乱起的消息已经在小范围传开,各方势力心思浮动。
李世民高踞御座,面色平静,但熟悉他的老臣都能感受到那平静之下酝酿的风暴。
他没有首先询问河北之事,而是听着各部堂官按部就班地奏报日常公务,仿佛什么都不知道。
终于,当常规议题奏罢,短暂的沉默降临大殿时,一位御史出列,刚想开口提及河北,却被一个洪亮、刚直的声音抢先一步。
“陛下!臣魏征,有本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位以犯颜直谏闻名的郑国公身上。只见魏征手持玉笏,神色激愤,大步出班,声音响彻大殿:
“臣弹劾清河崔氏,世受国恩,不思报效,反欺君罔上,祸国殃民!其罪有五:
一曰侵吞国帑,克扣赈灾粮款,致饿殍遍野,民怨沸腾;
二曰兼并土地,巧取豪夺,以滩涂充良田,毁堤淹田,再低价强购,丧尽天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