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简单粗暴(1 / 2)

汴京内城,幽静的小院,皎洁月光下,凉亭石凳,不远处,还有积雪灿灿生光,平添了几分清冷。

陆宁对面,坐着一名两鬓斑白满脸风霜的汉子,他默默的喝酒,眸中偶尔闪过精光,显然,三年多的幽禁生活,却并没有消磨掉他的锐气。

“眼看又是一年,明岁上辛日祈谷,希望你能和文武群臣一起,随我上告帝龘,祈新岁五谷丰登。”陆宁顿了顿,“在此之前,你给你兄长写一封信,告诉他,若他携部归顺,我当宽恕之。”

汉子冷笑:“便如李景遂、耶律贤么?”

陆宁目光立时一冷。

汉子凛然不惧,仰首道:“你杀了我吧!”

这看起来饱经风霜的汉子,正是赵光义。

三年前,在大理,陆宁将其俘获,送到汴京软禁,三年多的幽居生活,他并没有多大变化,除了本来黝黑的面皮,现今又白净起来。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现今赵光义,真的叫赵光义了。

吐蕃诸部混战,大齐虽然趁机西进,更迫使许多邻近部落臣服。

但赵匡胤也趁此机会,在错那城登基为帝,改错那城为西昌府,国号为“秦”。

不知道以后的历史,是记载其为“西秦”呢,还是记载为“赵秦”。

消息传到汴京,陆宁也便命人知会了赵光义,这赵光义,或者说赵匡义,便宣布自己更名,自己给自己取名,还真是叫赵光义。

赵匡胤的国都错那城,距离逻些城,也就是后世的拉萨并不远。

距离并不远的错那、逻些、匹播三城,算是吐蕃的核心区,也是吐蕃部落最密集的地区,如果赵匡胤肯降,大齐便又可以动用最少的资源,而将触角和影响力,渗入吐蕃根本之地。

当然,陆宁来见赵光义,也并没有报什么希望,便是赵光义肯写信,赵匡胤也不会乖乖就范。

但赵光义如此桀骜,陆宁心中,不免动了杀机。

后世网络,对面前这汉子评价并不高,还给取了“高粱河车神”的雅号,讽刺其御驾亲征和契丹交战失利,高粱河大败,他脱离大队坐着驴车一路狂奔逃命。

吹捧赵匡胤的,更认为如果不是赵光义谋害了兄长,赵匡胤定然能夺下幽云十六州,也就没有后面的弱宋。

但其实,很多说法,也不过是民族情绪的宣泄。

毕竟赵匡胤取北汉也未见成功,反而是赵光义灭亡了北汉。

赵光义一直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作为统帅,未必就不及赵匡胤,但其登基后,对领军武将更为不信任也是事实,甚至发明了阵图,不管瞬息万变的前线战况如何,所派军马,都要按照他的战略部署抵达指定地点布阵。

但不管怎么说,眼前这汉子,现今却绝不是后世嘲笑的什么鸵鸟性格了。

也正是如此,凝视着他,陆宁心内渐渐动了杀机。

留下来,也不过是给吐蕃的赵秦将士们做样板而已,但看来也没什么效果,而且,还可能给将来留下什么隐患。

赵光义好似知道面前对手在想什么,微微一笑,端起酒杯起身,仰首望着明月,淡淡道:“我兄长年纪大了,独木难支,所谓称帝,也不过强弩之末,你便将我的首级送去西昌府,也少动许多刀兵。”

陆宁笑笑,起身向外走,突然觉得,还是留着他的好,真将他首级送去西昌府,赵匡胤大受刺激,如果不萎靡不振,便多半会疯狂,如果其屡屡骚扰西南臣服大齐的吐蕃各部,也会是一桩麻烦事。

又想,西昌府,这名字不错,将来有朝一日,大齐军马进入逻些城时,便以西昌府为名。

后世川蜀的西昌,现今叫建昌,到清代,才改名为西昌。

大齐疆域,建昌改西昌未免显得眼界小了,将来把逻些城更名西昌,倒是恰如其分。

……

崇德殿偏殿,陆宁靠在软榻上慢慢品茶,塌下软墩,规规矩矩坐着一名紫袍官员,国字脸,浓眉大眼,看起来就一团正气,有时候,相由心生这个典故,也不能说太唯心。

毕士安,大理寺三少卿之一。

大理寺权责愈重,设三名少卿,其中首席少卿为正三品官员,虽然不入阁,但可参与朝会及内阁通政堂会,也是制衡大理寺主官免得其独大的官位。

毕士安,是从三品少卿,但他还不到四十岁,可说前途无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