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龙府陶府尹也收到了旨意。
同样都是来自皇上的意思,就是差着天和地罢了。
会宁县那里,皇上是让使官大力宣扬,褒奖宋福生升官缘由。
到了陶大人这里,皇上是连一个字也没写,调令出于吏部尚书之手。
大致意思是:
你在府尹之位六年,六年里毫无建树。
既然管不好人,那就去大西北管马吧。
调离陶大人。
从四品官阶,降职为从五品西北郡六牧监长。
其实吏部尚书很清楚,皇上哪是只瞧不上陶府尹。
最近看地方送上来的折子,皇上连番怒过两次。
很明显,那是对许多地方官都瞧不顺眼。
听说有一次发火时,还命人回奏折斥过:
你们只会揣摩朕吃什么喝什么,想过你们治理的百姓桌上有无吃喝?
要么就是给朕奏报降雨降雪折子,有这个空闲,想过降雨降雪该如何治理吗?
甚至,传言哈,传出皇上曾说过:朕之所盼,宋卿能多一些,到头来却只得宋卿一人。
吏部尚书听到这传言时,正是给陶府尹降职调令卡戳之时。
他已经没什么好劝的了,什么审核,什么规矩,别惹恼皇上。
此时,陶府尹胖胖的身体,当即就失态的晃了晃,手中的调令信签飘落在地。
他的亲信急忙跪地捡起,双手呈上。
大人,万万不可再露出不妥当的神态,以免回头又被降罪。
送走使官,府外管家这才进来告知:京城大老爷的信件到了。
陶大人本以为宋福生是在和他玩无间道,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应是利用运货时机向陆家告状,他才得了皇上的厌烦。
亏他曾认为宋福生那人是性情磊落之人。
却在看过信后,才明白,没有陆家,是有一位在翰林院的杨明远。
陶大人瞪着他哥哥信中那几句告诫:
二弟,不可冒失,你要为会宁知县出头。
会宁好,你才会好。
会宁归你管辖,你不揽功,旁人也会知晓。
更会给皇上留下你和会宁新知县,和黄龙一众官员上下齐心的印象。
陶大人问管家,这信是什么时候从京送出的。
管家回,猜测是咱们黄龙府押运那阵,大老爷就从京里派人送信。
听说信在路上被耽搁过,因为送信的亲信半路摔断了腿,信中又提及皇上,不敢随意给旁人,耽搁了三日。
三日。
如果没耽误,他就会收到哥哥的消息,就不会如此邀功心切。
他六年啦,六年未挪动,实在是想挪动一二,最好能回家。
“将那几个送信的,都给我斩杀喽!”
说完,陶府尹到底没有支撑住,翻着白眼被气晕了过去。
管家急忙招呼医官,医官给陶府尹嘴里塞参片。
前衙乱了起来。
与此同时,在府衙后院的陶夫人,无心管那些姨娘们哭着说出不合规矩的话。
她正呆呆的坐在厅堂里。
不是升迁去京城,而是去大西北。
去了那里,老爷哪还有明天,可想而知以后。
有几人被降职还能再升迁回来的?
陶夫人眼神望向下面的座位。
前一阵,她才见过宋知县的娘亲。
那老太太坐在她下侧,进来给她行礼说:“老身见过夫人”的模样还历历在目。
她说合开铺子。
那老太太委婉拒绝后,陪着笑脸,有偷偷瞧过她脸色,能看出来怕她心存不满。
那时候她想着,瞧,熟识贵极长公主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