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乌纱头上有青天(1 / 2)

贵极人臣 姽婳娘 4589 字 1个月前

无妨,皇后生一个也是一样的。

东岳庙的院落中, 时春拎着食盒,急急忙忙地进来:“快别看了,刚熬出来的燕窝粥, 赶快喝了。”

月池放下文书来, 乖乖地坐到八仙桌旁。时春打开食盒,先取出粥来, 白瓷碗中血燕呈现深红色,晶莹剔透。接着,她又拿出药瓶来,取下瓶塞,倒出一粒丸药, 浓郁的药气扑面而来。

月池看到血燕时还有几分开心,可下一刻瞧见了药, 神情一下就变了。时春望着她:“看什么,良药苦口利于病。贞筠千叮咛万嘱咐,让我盯着你吃,一天都不准漏。自这一日日地药补食补,你的脸色好多了。吃完休息一会之后,咱们再出去打一套长拳。”

“又要打拳?”月池扶额,“好姐姐, 今儿饶了我吧,让我歇歇成不成, 这还有不少情报要看,晚上还要开会呢……”

“公务是做不完的。”时春皱起眉,月池来宣府的这一次大病, 着实把她吓坏了, “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你不是答应我,我一天研读几页书,你就锻炼多少刻钟吗?我把《吴子》的治兵篇和论将篇都记下来了,好逐字逐句做了注解。”

月池目露喜色:“大姐这是发奋图强了啊。”

时春扬扬眉:“都来了这儿,我岂能不多加用功。”

月池拍拍手:“好得很,大姐一看就有梁红玉之风。”梁红玉是南宋时的巾帼英雄。

时春失笑,她把药丸推到月池面前:“御史老爷也颇有房玄龄之相,只是若再健壮些,就更像了。快吃吧。”

月池无奈,她一面喝药一面苦笑道:“我看,我只有惧内时,最肖房玄龄。”

时春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她走到书案前看到堆积如山的纸张,只见上面事无巨细,从村落的人口、田产,到当地的公共设施情况,应有尽有,不由疑惑道:“阿越,张彩虽说不顶用,但锦衣卫做得却不错。既如此,你为何还要召集乡绅,当面问他们呢?他们支支吾吾半天,看得人气不打一处来,结果说得还没有这上头记得多。”

月池硬将药丸吞了下去,又灌了好几口白水,这才将味道压下去一些。她一勺一勺喝着血燕,向时春解释道:“使密探刺探民间到底不是长久之道,也不是正道。关键还是要打通言路。乡绅如此行径,虽让我不满,可后来仔细一想,也怪不得他们。你还记得上行下效的意思吗?”

时春点点头:“齐桓公喜欢穿紫衣服,一国之人便都学着穿紫色。邹君喜欢戴长缨,满朝文武的帽子上便都有长缨。上位者是什么风气,下位者就有样学样。”

月池道:“记得很好。这些乡绅照面就是厚礼美女,开口就是歌功颂德,一拍脑袋就是媚上之策,难道他们天性就是奸诈小人吗?显然不是,是以往在此的官吏大摆威风,才把他们慢慢变成了这样。”

她起身负手道:“朝廷高居于草野之上,普通百姓有灾有难有苦,很少直接惊官动府。他们与朝廷之间,使用得最多的连接中介,就是乡绅乡贤。村中如有小困难,就由乡绅乡贤与族里一道解决,如有大困难,就应当由乡绅们向衙门反应,由政府来解决。但如今,这条连接的渠道,被这群尸位素餐的贪官污吏给毁了。百姓有苦楚时,能忍就忍,忍无可忍时,就只能铤而走险。”

时春恍然大悟,她道:“就像我们家一样。他们逼上门,害得我们全村都不得安宁,可我们连一个伸冤的地方都没有,最后就只能当逃犯,哥哥他们也都去了。我要不是遇见你,我早就没命了。”

月池拍拍她的肩膀:“都过去了。我们相遇得太晚了,可在这里,对有些人来说,我或许来得还算及时。一场两场的暴乱和民变,都会被这些地方官压下来,往往只有席卷多地,人数众多的大规模起义,才会让中央略略重视,但也不一定会采取对策。但那时官民之间的矛盾已然十分尖刻,朝廷在平民心中也是极不可信了,这样的大起义多来几次,王朝的覆灭也就在眼前了。”

时春撇撇嘴:“或许换个人来,还会更好些。你那么讨厌那个人,为何还要为他们家的天下费尽心思。”

月池无奈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一家之天下。若闹到那一步,只怕早就是白骨成山,生灵涂炭了。再说了,若没了这家,最有可能的就是外头的北元卷土重来了,那还不如这一个呢。”

时春默默点头:“好吧,好吧,汉家江山,总不能落入胡虏手中。唉,你说,先帝爷为何就不多生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