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朱元璋: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心里,透亮的很(1 / 2)

..

“...咳咳,儿臣...多少明白一点!”

面对父皇那似笑非笑的眼神,朱标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

“...不是爹想放纵那些人,而是淮西故旧之间,内中关系勾连往复,盘根错节,

牵出一根藤,他娘的就能带出一串瓜,这叫咱咋办?...都杀了?”

说着,朱元璋颇为烦闷的摆了摆手,背负着双手,在殿内缓缓踱步起来,

而朱标见此,脸庞上亦是露出了凝思之色,他清楚父皇为何烦恼,亦清楚父皇心中的无奈!

帝王看似手掌乾坤,富有四海,一言可定无数人生死!

可事实却绝非如此,身为睿智的帝王,最重要的就是衡量利弊,懂得取舍!

就好比淮西故旧,对于他们的一些不法之事,身为太子储君的他,多少也有所耳闻!

可真能秉公处理,依法惩处么?...答案是,不能!

最起码,在国家彻底安定之前,在他这太子储君未继位之前,皇权未稳之前,...于公于私,...现在都少不了他们!

“...标儿啊,爹是真想将那群横行乡里,欺君害民的混账王八羔子,都他娘的法办咯!”

说完,背负着双手缓缓踱步的朱元璋,突然停了下来,长长的叹了口气,道:

“...可于私,那些个王八羔子跟着咱朱元璋血战疆场,出生入死!

他们,不仅是咱朱元璋的臣子,也是咱朱元璋的同袍兄弟!...更是标儿你的铁杆拥趸者!

特别是常、蓝两家,常森、常茂是你的小舅子,蓝玉是你舅舅,更是你的拥趸者中,铁杆中的铁杆!

...若是爹狠下心来,将那些个王八羔子一一法办,你这太子储君又该如何自处?”

说着,朱元璋点起一颗烟,拍了拍沉默不语的朱标肩膀,沉声道:

“...如今国家初定,百姓稍安,可内有云贵川山蛮不服王化,搅扰地方,使百姓不宁!

外有残元厉兵秣马,对咱大明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幻想着重回中原,再次奴役咱华夏子民!

...更别提,沿海各省海外的岛屿上,还盘踞着方国珍、陈友谅、张士诚等余孽旧部,

那些个家贼,甘愿与倭寇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为祸一方!”

“...因此,于公来说,那些淮西将领,皆是战功赫赫,...百战而生的将帅,

他们个个身经百战,都是在死人堆里打过滚,枪林箭雨里洗过澡的!

...说他们是朝廷基石,国之重器,毫不为过!

若是将他们连根拔除,无疑是断己羽翼,自废武功!

...咱大明皇朝,也必将元气大伤,战力大减!”

说完,朱元璋沉默了片刻,而后直视着朱标,神情肃然道:

“...标儿你记住,文武百官,平民百姓,可分对错而为之!

可于国家,于帝王来说,权衡利弊,衡量得失,才更为重要!”

“...父皇教诲,儿臣谨记在心!”

望着面前身躯挺直如松,神情庄重的长子,朱元璋欣慰的点了点头,而后话题一转,

“...吏部与善长给咱推荐的两人,其任职履历咱都看过了,无从挑剔...

吏部与善长呈报给咱的举荐函上,...呵呵,更是将两人夸成了一朵花!”

见父皇提起两人,嘴角带着一抹冷笑,神情亦是有些不满,朱标微皱着眉头,颇为疑惑的问道:

“...莫非吏部与内阁举荐的两人,皆不合父皇心意?”

闻言,朱元璋缓缓摇了摇头,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