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路人炮灰成翻译大家【民国】二十六(1 / 2)

“经过核实, 沈小姐您没有第一翻译和顾问老师的资格,所以没有办法署名。顾问老师是主编委托了明和大学的老师,之前也是委托您之前的那位生物老师梁老师来负责的, 梁老师离职之后, 这个任务主编没有开口直接转交给您,所以您既没有顾问的资格, 更加不是翻译, 自然就需要改掉了。”

一周之前这个图书编辑还是一口一个沈老师, 对她毕恭毕敬的,现在干脆连沈老师都不叫了,直接客客气气地叫了她沈小姐,语气也是冷漠了不少。

沈嘉梦冷静了下来, 口气好了一点儿, 但是脸色却是十分不好了,毕竟这话差不多就是指着她的鼻子说她自作多情了,还是第一次被人这么不给面子, 她自然心情不好,而且她对于图书编辑的话不以为然、嗤之以鼻——

不管有没有交接, 她是骆雪的生物老师的事实是不会变的,难道骆雪没有上她的课、她没有课后辅导过麽?她心有不甘,绝对不会就这么算了的, 于是又追问了几句。

面对她的追问,图书编辑只说了其他的事情他也不是很清楚,便直接挂了电话了。

沈嘉梦被挂了电话了, 都快气笑了,她之前就被启智拒绝了一次了,现在又被拒绝了一次,只觉得这个启智出版社实在是好大的架子,明明说好了让她署名的,怎么还临时变卦呢?这不是出尔反尔是什么?至于那个骆雪,明明她就是她教出来的学生,对待老师,就是这么忘恩负义的麽?

沈嘉梦一个电话打给了自己在启智的朋友问了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却得到了一个答复——

因为署名的事情,主编骂了图书编辑一顿,主编认为沈嘉梦没有署名的资格,而且没有参与翻译、没有提出指导,有挂名的嫌疑而且没有取得译者的同意,这个行为十分恶劣,主编已经决定以后启智出版社再也不会出版有关她的作品,并且就连通知都下来了。

沈嘉梦挂了电话沉默了很久,终于理顺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之后,立马联系到了一月之前校长找她让她去志成中学的事情……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不就是骆雪看见她的署名不满了,和主编闹了一顿,主编为了留住这位翻译,也忌惮她背后的闻人家,所以才取消了她的署名,甚至还告诉了校长这件事情。

刚好时间也全部都对得上,要是说这件事情和骆雪没有关系,她是一个字都不信的。

老师只是署个名而已,她是她的学生,这不是天经地义的麽?明和大学都是这么做的,怎么到她这里就不行了?这个骆雪还真的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

骆雪翻译的那本科普书,已经成为了最近一段时间里面最热的书籍了,但凡谈起这最近的著作,就不得不提起这本书了,在报纸上、杂志上,这本书的书评和解读数量可不少。

本身这本书的原文就是一部十分有名的德语科普著作,作者是一位十分厉害的德国生物学家。这本书若是在德国留学过的人都十分了解。里面不光是涉及到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还洋溢着崇尚自然自由的气息,骆雪的翻译大部分保留了原作者的风格风貌,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想要传递的那种价值观。

也正是因为这种特质,这本书不光是引起了不少的支持学习外国科技的人重视,对于那些社会活动家、活跃的批判家们来说,也让他们的视线转移到了这本书上面来。甚至于,还有几位影响力颇大的大学者也对这本书赞不绝口。

这本小小的著作,隐藏着的能量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当然了,此刻还没有彻底发酵,但是人们已经充分地重视了起来。

对于它的生物学内容,留洋回来的几位权威一致地不遗余力地褒奖了它的深入浅出和全面性、基础性,从各个方面都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读物,同时还高度表扬了那位翻译的译者,他们没有发现一处的错误,不少的表达也十分地地道,而且这本书上面加上的译注可以说是一个亮点,这大大地扩大了这本书的受众降低了门槛,他们也觉得,这本书的确是一部值得大家重视的作品。

这本书的大火,也让骆雪这个翻译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当中,来信的数量多了一倍。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位年长的学者,写信过来的内容都是询问一些专业知识的。不过骆雪有时间的,都一一解答了,国内的生物学发展还是初步阶段,问的问题对于骆雪来说都还挺简单的。

不过,宋先生有意将骆雪推出去成为他们的王牌翻译,所以在新的一期的《启智报》上面,对骆雪进行了一期的访谈。

这个时期的访谈问题也不是很多元,大部分是问问骆雪翻译工作的事情,其次便是对译者本身的一些问题。

新的一期的《启智报》第一版就是这个醒目的访谈。

骆雪的小同桌同桌小圆脸,不巧她爸也是《启智报》的忠实读者,对这个译者也是有所耳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