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7章 茶马古道(2 / 2)

林跃想到此处,便更觉得不能与呼伦颉斌进行茶马互市。

虽然大秦在交易中能够获得许多战马,但获利最大的仍是吐蕃。

因为战马不止吐蕃一处有,相较于草原与西域,吐蕃的战马数量算不上最多,可以说大秦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都足以维持运转。

但茶叶、盐及铁器,却是只要大秦漏漏手指,便足以让吐蕃吃饱喝足。

而一旦吐蕃一统高原,势必会对大秦下手,那样的话相较于在茶马互市之中获得的利润,大秦无疑是捡了芝麻丢西瓜。

此番呼伦颉斌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不在茶,而是在铁器、在盐等物资。

而胡亥则是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这与吐蕃开通商路,对我大秦来说是利是弊?”

片刻后,一人出班道:“启奏陛下,开通商路、互通有无,不止百姓获利、朝廷也将收取商税,可谓是一举两得。”

话落,又有一朝臣出班附和道:“启奏陛下,臣附议,自古以来通商便是未有过坏事,都是造福民生之举。”

紧接着便又有许多朝臣出班附议,一时间颇有种一边倒的架势。

林跃见状不由得有些焦急,这群人不知道历史上吐蕃的野蛮行径,只顾得眼前利益,不从长远考虑。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理解什么叫“高原反应”,更不会知道一旦吐蕃崛起,大秦将会被牵制多少兵马前往西北、西南布防。

在他们眼中,吐蕃区区蛮夷,就算大秦如今内忧外患,也不是他们可以碰瓷的。

这是大多数朝臣的看法,而另一部分朝臣则是对吐蕃只闻其名,除此之外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了解。

毕竟在玩家降临前,吐蕃虽与大秦有交流,但也只是小范围的民间交流。

在一些人一辈子都未走出家乡百里范围的情况下,想要知晓吐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势力,无疑是天方夜谭。

而就在越来越多人出班附和同意开商的情况下,一人忽然站了出来说:

“启奏陛下,臣以为高原之上不止吐蕃一方部落,与其开一条商路,不如广开商路,如此也能更加造福百姓,一举多得!”

林跃回首一望,见竟是典客丞袁隗,他心中稍稍舒了口气,看来当初自己在王戍府中的那一番话还真让他听进去了。

不过开商乃是互通有无之举,况且那高原也是有着诸多宝物,只是碍于人力与技术手段暂时无法开采而已。

再者言,一旦分别与高原上的三股番邦通商,那也是大秦渗透高原的一个好时机。

到时他们三个番邦之间相互争斗,大秦也可以因时而变、因势而变,保持这三股势力的平衡。

虽说不能阻绝一统的步伐,但却要远比大秦坐视不理、或是单独与吐蕃通商下,吐蕃一统高原的进度要慢的多。

最起码十年之内,高原上别想一统。

而如今大秦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十年之后是什么样子,只能留给十年后的人去看了。

林跃心想这袁隗果然是读书人,这套说辞的效果,要远比自己所想的“吐蕃威胁论”要好的多得多,也更容易被胡亥与群臣接受许多。

“全部通商?”胡亥疑惑的问道:“那高原之上如今有多少势力,又有多少能够与我大秦通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