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收拾好玩具,带着仆从和小孩子走出去。
到一楼的时候,晏珣发现阮瑛还没走,连忙过去说:“天气还冷呢,夜深了更冷。你既然生病才好,怎么不早点回去歇着。”
“我睡了几天,骨头都软了,今天精神好没有困意。”吃瓜阮爹没吃到第一口新瓜,怎么舍得走呢?
他往晏珣身后望去,看到被仆从簇拥着的两位王姑娘。
新建伯府的姑娘好奇地看过来,一眼看到阮瑛,不知为何愣了愣又连忙低下头,脸上竟然多了一抹红晕。
阮瑛能以犯官之后的身份成为大太监,有赖于出众的相貌和才华。
若不特意说明,旁人很难知道他是太监。
三十多岁的年纪,气度成熟稳重。可能是生病刚好,又多了几分淡淡的忧郁。
简直了!抢了晏珣的风头!
晏珣万万没想到,花枝招展的小五没抢到他的风头,被阮兄给抢了!
小王姑娘留心听他们说话,听出这一位也没有妻儿……看年纪,莫非是丧偶后没有续弦?
晏珣很快忘掉两位王姑娘,一边紧紧拉着王衡……元宵节可能会有拐子,小孩子的手要拉好,一边提出送阮兄回家。
爹和儿子都不能忘。
阮瑛轻咳两声提醒:“你不先送一送姑娘们?”
晏珣猛然想起还有姑娘们,回过头歉意地说:“妹妹们还要去玩吧?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是要玩得痛快。今日失礼怠慢,改日春风起,我给你们送风筝赔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是偶遇而已,哪有让你招待的,谈不上失礼。”大王姑娘笑着,“我家阿衡顽皮,拜托晏哥哥了。”
“阿衡是最乖的孩子,一点都不顽皮。”晏珣不忘帮好大儿说话。
他们道别的时候,小王姑娘有些神不守舍,目光时不时往阮瑛那边飘。
这个儒雅的大叔,好像在哪里见过,可能是家中故交?
走出酒楼,姑娘们很快汇入走桥的女眷队伍。
远远望去,一群精心打扮的老太太、小姑娘们汇集在一起,十分壮观。
年纪大的男子会避让,年轻小伙子们不远不近地看着,低声评论几句,却不敢说无礼的话。
因为他们自家的母亲、姥姥、妻子、姐妹,也在人群中。
一年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这就是民俗。
晏珣要送阮瑛回去,再带王衡回家。
这两个对了对眼神,一起冲着晏珣叹气。
“你们叹什么气?”晏珣不明所以。
阮瑛说:“方才外人在不好说你!虽然姑娘家走桥是旧俗,但也可以顺路走走,不用专门去。你完全可以带她们去看闹花会,那里最热闹。”
一回生二回熟,感情不就有了吗?
晏郎不急太监急。
王衡老气横秋叹道:“应该是偶遇的人太多,义父担心照顾不周吧!”
小孩懂得真多。
晏珣:“……你们回不回家?还是要去看闹花会?我这几天有正事,不好玩得太晚。”
“什么正事!你的坏主意我知道!”阮瑛说,“你别去惦记别人,你的事就是正事。”
赶走张四维,那不是有太岳吗?就算一次不成,还有下次,多大点事!晏珣的终身大事就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