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内阁、八部尚书的确定(1 / 2)

就当马政说完继续的时候,没有谁能够忍住对权力的欲望了。

天天之乎者也的喊着,此刻这些读书人也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现出来了。

谁不想要钱,谁不想要钱,谁不想要女人,哪有这么多的圣人,哪有这么多的高尚。

吴伯宗洪武四年状元,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朱善洪武四年状元,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丁显洪武十六年状元,翰林院修攥入内阁;任享泰洪武十七年状元,翰林院修攥入内阁;黄观洪武十七年状元,翰林院修攥入内阁,张信洪武十七年状元,翰林院修攥入内阁。黄淮内阁次辅,朱元璋不待见他,马政也让他入内阁了,至少有点经验,可以带带这些新人。

黄淮痛哭流涕,表示再也不弹劾朱元璋,太小心眼了。

马政看着这位老人,也表示深刻理解。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人中龙凤,按照资历和学识都是一流水准,下面的文臣也没有任何意见,毕竟是官方认证的状元。

尚书之上的内阁已然入座完毕,剩下的八部尚书还有七个缺位。

刑部、礼部、吏部、工部、学部、医部、兵部,这七把交椅还没有入座,第一个方孝孺刚才把户部抢了。

内阁被抢过之后,臣子们都对剩下的一品尚书早已饥渴难耐了,他们也不想装什么圣人君子了。

“臣齐泰,想坐兵部尚书的椅子,想试试。”

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大殿下面传来,紧接着又有一个声音响起。

“臣黄子澄想坐刑部尚书这把椅子,也想试一试。”声音低沉有力。

马政看向二人,一个长相魁梧有力,有点怒目金刚的感觉,另外一个面如冠玉、神采英挺,各有各的特色。

“你两个啥背景,口气不小啊!”

“臣齐泰去年的进士!”

“臣黄子澄也是去年进士!”

二人立刻说道。

马政大笑了起来,笑声越来越大。

“你们三个还真是铁哥们,一个比一个勇。”

二人疑惑不解,不知国师为何发笑。

他们当然不知道以后朱棣奉天靖难的事情,这三个人可是削藩的主要策划人,间接的提前朱棣奉天靖难造反。

可惜这一世,你们不用无辜的牺牲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建文三宝,齐全,好好在这里干吧,这片土地还需要让人们发光发热。

马政在朱标耳朵低声说了几句,朱标听闻也笑了起来,这三个人还真是活宝。

朱标点了点头,目光盯向三人。

“朕同意了,可要好好干啊!”

齐泰、黄子澄跪拜应声:“皇上万岁万万岁!”

大家一看,只要自己有一定的实力条件,敢于表现自己,都能坐的交椅。

都跃跃欲试起来,就当他们要站起冲锋时。

内阁首辅高启站了出来。

“臣请命要三个尚书的名额,还望圣上、国师恩准!”

马政大手一挥,摆了摆袖子。

“但说无妨!”

高启点了点头:“臣请给杨基、张羽、徐贲三位一把交椅!”

这三人眼神感激的看了高启一眼,纷纷站了出来,躬身行礼。

这不是明初人称“吴中四杰”吗?因四人都是吴中(今江苏苏州)人,故称“吴中四杰”。四人由元入明,诗多怀旧、题咏之作,抒发故国之思和生民之痛。

马政此刻内心已经被震撼的无以伦比了,这简直就是牛人大礼包,大大的牛逼。

快把明朝洪武年间的才子全部拉了过来,果然是我的亲妹夫朱元璋,这下同化这些新打下来的地盘,还不是手到擒来。

该不会闽中十才子 也来了吧,难道还有北郭十友!

马政总感觉,大明朝的半壁文人江山,全他妈来了。

马政忽然明白了什么!他感觉朱元璋是故意把一套国家班底全部给朱标打包过来了,让他治理海外的国家过过皇帝瘾。

那这下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让这些文人士子拼命发光发热吧。

朱标自然是听说过这三个人的名字,马政告诉了朱标。

马政咧嘴一笑,看的三人有点不好意思。

“可!杨基工部;张羽礼部;徐贲学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