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成为普通人就是他们的成功(1 / 2)

“刘哥,张哥,车间你们就别进了,在这儿看看就成。”

成子递过来两副鞋套。

刘潇接过来,“这个也是李乐定的规矩?”

“这不叫规矩,这叫卫生标准化。”

成子站在被白色洁净板隔开的走廊边,指了指一旁挂着“一次更衣室”牌子的房间,“这里进去出来一次很麻烦,换洁净服,洗手、风淋消毒。”

“而且厂子里规定,只有有健康证的人,才能进生产车间。”

“这边走廊留了观察窗,也能看见。”

“没事,我们按规矩来。”刘潇穿上鞋套,点点头。

其实他不知道,成子心里的小九九,你们俩就是两套洁净服,这玩意儿一套六七块钱,旧的都有数,给你们就得拿新的,有点儿浪费。

见小张举起了摄像机,刘潇也不废话,指了指观察窗口里问道,“小李总,刚才咱们在那边的卫生标准好像没这么严格吧。”

“那肯定的,那边是原料清洗和一次加工车间。”成子斜眼瞧了瞧摄像机,记着李乐的嘱咐,眼皮眨了眨,换了个“淳朴”一点的笑容。

“咱们都知道,鸡蛋这玩意儿都是从哪出来的,是吧。”

“嘿嘿,知道。”刘潇刚要说,“鸡......”又给咽了回去。

“所有新鲜鸡蛋,先经过机械清洗消毒,然后光检,剔除有问题的后,进煮锅,剥壳,再清洗风干,称重,进到这里的都是煮好的。”

“那就是用来卤制的?”刘潇趴在窗口上,看了里面一字排开的几口大锅,每个大锅前都有一个“全副武装”的人拿着铁锨一样的大漏勺在锅里搅和。

“对。”

“有秘方?”

“现在用的卤料还有高汤的配比,都是当初我们还在丰禾路,就是昨天带您去的那个小院子时候,乐哥给的,后来他又带着人改进了好几次。”

“那这知道方子的,你就不怕跑了?”刘潇示意正在往大锅里加料的人。

“不怕,这东西和厨师的做菜不一样,本来门槛就低,只要不傻,多试几次,总能琢磨出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品控,保证鸡蛋的新鲜程度和卤料的品质。”

“你们这鸡蛋用量可不少。”

“看淡旺季和客户订单,平均一天6到7吨。”

“嚯,都按吨了?”

“其实也没多少。”成子回道,“一吨个,我们按口味还有客户要求,分散装大箱和礼品小箱,一天三四千箱,每天全国各个区域轮流发货,一天下来,其实也走不了多少。”

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刘潇不是个心里没数的,听了成子的话,在心里盘算盘算,倒是吃了一惊。

小蜜蜂卤蛋的价格不算低,来之前刘潇在超市转了转,成箱的买,一个也得划成8毛钱一个,你按照批发价五毛钱算,这一天的销售额都得将近7万多块钱。

现在市场零售生鸡蛋才不到3毛钱一个,成子这种厂子,大批量批发的情况下,价格更便宜。

成子这话里有多少水分不知道,但想到厂区里那些排队等着装货,连着两天不同省份牌照大车,只高不低。

要是按照小食品加工行业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的毛利综合比较,这一年下来......

“你们的产能能跟得上?”

“跟不上。现在都在加班。”成子摇摇头,“您刚进厂子的时候,看到左边那个楼了没”

“看到了。”

“原来分局生活管理段的楼,已经商量好了,明年就租给我们,改造之后能再增加两条生产线。”

“那就是产能能再翻个两倍?”

成子笑道,“重新整合生产流程和条线,新设备,不止两倍,不过也不都是卤蛋,还有辣条的。”

“就是刚才你给给我吃的那个?”刘潇回味了一下,点点头,“是挺好吃的,不过市面上没见到啊。”

“现在还在试销售,口味还在调整,快了。”

“原材料你们怎么解决的?”

“目前还是从蛋商那里拿货,不过乐哥说,以后规模上去了,就直接从蛋农手里收购,再往后,也许投资建个蛋鸡场。”

继续往前,成子指着窗口里的生产线,“这个是卤制后风干晾放。”

又过了一道门,“晾放之后,半成品就会到这个车间,进行真空包装,下个车间再进行清洗,121度的消毒和烘干,就能装箱了。”

“还要清洗?”摄像小张忽然从摄像机后面露出脸,问了句。

“有漏袋,分拣出来,还有残余的油渍,总得再清洗一遍。”

“哦,这么麻烦?”

“不麻烦,也就是多了道工序。”成子笑着说道,“都有机械,安排操作工看着就成。”

刘潇看着自动化的包装线,“食品生产线上,接触到的人越少越安全。”

“对,乐哥也是这么说的。”成子推开厂区最后的安全门,领着两人出来,摘下头套,两边嘴角往下一撇,“所以,额看了那个黑作坊,又憋屈又生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额们规规矩矩,恨不得都按照实验室的标准来生产吃的东西。那几个玩意儿,就在那种比垃圾箱还不如的地方,造假售假,毁着我们的名声。刘记者,您可得给额们做主哇!!”

“呃......”

刘潇看到鼻头微红,说话悲腔悲调的成子,忽然一阵恍惚,这孙子,特么脸怎么变得这么快,三点五秒之前还是风平浪静,一脸淳朴。

这眨眼不到的功夫就开始痛不欲生了?

还有,这眼里来回滚动,欲掉又不掉的东西是啥?

艹,干白事,做法事哭灵的估摸着都没这么快,有这本事,你咋不去考电影学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