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5章 暂时瓦解(2 / 2)

“我爸是不是同意了?”

李阿姨挥舞的手臂僵在半空,脸上的激愤凝固了,转而变成一种不知所措的尴尬。她旁边的人也下意识地看向她。

陈阳根本不给他们反应的时间,语速加快,像点名片一样,目光飞快地在人群中跳跃,精准地“认”出一个又一个他“认识”或“听说过”的人,抛出一个个极其私人的、与眼前这场宏大“斗争”毫不相干的细节:

“赵哥!听说你闺女考上大学了?真争气!学费凑手吗?”

“孙姐!你家那片的棚户区改造通知下来了吧?协议还没有签吧?那你知道不知道,负责这次拆迁的隋晋建筑公司!”

“钱大爷!您那辆老自行车还在骑呢?闸灵不灵?可得注意安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一个被点到名字的人,都像是把愤怒的失业工人,从闹事这个宏大标签里猛地拽了出来,重新变回了一个有血有肉、有家庭琐事、有个人烦恼的具体的人。

这些突如其来的、带着烟火气的关心、或者说带着某些威胁的话语,像一把把生锈的钥匙,笨拙却又强硬地撬开了他们被集体情绪包裹的硬壳,露出里面一丝属于个体的茫然和窘迫。

人群的咆哮卡壳了,口号喊不下去了。一种诡异的、不知所措的安静,如同潮水般迅速蔓延开来,取代了之前的喧嚣。你看我,我看你,刚才还同仇敌忾的工人,瞬间变回了各自心怀鬼胎的自己。

胡大力、刘彩凤、李老歪等人也懵了。他们准备好的所有撒泼打滚、暴力威胁的剧本,在这一连串不着边际的问候面前,完全派不上用场。就像蓄满力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不,是打在了不断变换位置的、滑不溜丢的肥皂上,无处着力。

陈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利用父亲平时偶尔在家提及的厂里职工的情况,甚至可能只是模糊的印象加上大胆的猜测,进行了一场高风险的心理战。他不是在讲道理,他是将这个愤怒的群体,一点点肢解,但陈阳心里清楚,这只是暂时的。

就在这全场愕然的死寂中,陈阳脸上的亲切笑容瞬间消失,语气陡然变得冷硬无比,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都愣着干什么?”

他目光如电,扫过那几个刺头:“刘阿姨,你女婿在街道办的工作挺稳定吧?丈母娘带头聚众闹事,影响好不好?”

“后面那位穿蓝衬衫的大哥,”陈阳的目光精准地锁定了一个一直躲在人后煽风点火、但穿着明显比周围人讲究的男人,“看着面生啊?”

“您是哪位?好像不是我们厂原来的职工吧?这么热心过来帮我们‘维权’?谁请你来的?一天给多少钱?”

最后这句话,如同丢进滚油里的一滴水,瞬间炸了锅!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集中到了那个蓝衬衫男人身上!那人脸色骤变,眼神慌乱,下意识地想往后缩。

“他不是咱厂的!”

“他是谁?”

“对啊,我好像没见过他!”

“有人给钱?”

“难道我们被当枪使了?”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瞬间就能长成参天大树。刚刚还被愤怒冲昏头脑的工人们,立刻开始了内部审视和猜忌。团结?瞬间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