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午了,肚子咕咕叫。
孙山,钱鹰扬,朱鹏云慢悠悠地来到膳堂,里面已经有不少学子排队打饭了。
孙山有时候亲自到饭堂吃饭,有时候桂哥儿打好饭菜拿回斋舍吃饭。
岳麓书院的膳堂不大,也不小。饭菜也挺丰盛,有菜有肉有汤,这样的生活,已经非常难得了。
桂哥儿经常说书院的饭菜比家里的好多了,他愿意天天在书院吃饭。
孙山也是这样认为的,只不过吃得多了,也会厌烦,也会想起家里的饭菜。
朱鹏云和钱鹰扬吃的多,所以打得多。孙山的胃口不大,遇到好吃的就吃多些,不好吃的就吃少些。
至于桂哥儿,来者不拒,在他眼里,就没有不好吃的饭菜。
朱鹏云瞄了瞄四周,瞄到新来的小子,也是倒数第一名的学子正跟着陈进在一起,走入膳堂的内厅。
朱鹏云低声说:“我听说了,新来的小子,是陈山长的亲戚。”
钱鹰扬吃了一大口饭,等咀嚼得差不多了,才说话:“你听谁说的?我听我们广南的会长说,新来的小子,并不是山长的亲戚,是山长旧友的孙子。”
随后抛了一个眼神给孙山,让孙山确定他说话的真实性。
孙山点了点头说:“新来的学子,的确是山长旧友的孙子。”
钱鹰扬为自己收到的料准确,而得意地看了看朱鹏云。
孙山继续说:“陈进师兄说,新来的学子其实是周大人的孙子。”
前两天孙山遇到陈进,自然停下来交谈一番,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或者书院里的大事小事,都要好好八卦一下。
陈进说最近周大人会来书院讲学,让孙山好好听,从中多学点东西。
讲着讲着,就讲到新来的学子周亦高。
陈进师兄说周亦高本在京城读书的,这次周侍郎丁忧,陪同一起回老家,顺便进城考县试。
于是让周亦高临时岳麓书院借读。
周亦高只不过十一岁,在一众秀才学子中成绩垫底,非常地理解。
而钱鹰扬和朱鹏云还为名次进一步沾沾自喜,孙山实在没眼看。
钱鹰扬瞪大蒙猪眼,惊讶地问:“阿山,你说新来的周同窗是周大人的孙子?那么周大人呢?”
孙山直接说:“陈进师兄说,这几天周大人会来书院讲学,而且周大人不仅来岳麓书院,还会到长沙府学讲学。”
府学是官学,周大人要讲学也会首选官学,这是朝廷最鼓励的。
不过岳麓书院的陈山长和周大人是朋友,周大人也不好拒绝,所以脆两边都去。
讲学又不是教学,不用天天到书院。
五天,十天讲一两次就可以了,周大人相当于客串教授, 给学子讲理念时策,不是上基础课。
两个学校都去,也不会太辛苦。
朱鹏云惊喜地说:“周大人真的来我们书院讲学,哎呦,太好了,我可要一睹三品大官的风采。”
孙山摇了摇头说:“我们是听课,不是看人。你们两上堂,可要认真听了。陈山长费了好些力气才请得动周大人过来的。”
钱鹰扬和朱鹏云连忙保证,一定会好好听,这可是难得的机会,离三品大官那么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