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庆修定为了前三名。
“你们三人,我看着有些陌生,家主可否有人在朝中为官?”
庆修仔细想了一下,这几人并不是如今的官二代。
“启禀庆国公,小人的父亲是经常往返江南的小行商,在朝中为官是万万不敢想的。”
“我父亲是卖布的,赚的也并不算多,勉强维持生计。”
“我父不过是乡间民夫,是诸位乡党们凑钱让我能够研习四书五经,并且到京城来科考。”
庆修微微点头,“我知道了,都回去吧,科考结束你们也能好好休息了。”
“是!”
在这般盘问之后,三人心里更加没底,甚至还觉得这次连前三甲都拿不上。
还以为是科举考试录取者,必须家中有人在朝廷为官呢!
……
科考结束后,在大殿外的百官们也都颇为好奇的向考官手里要来考题。
他们也想看看这出自于庆修之手的考题含金量如何。
“这,这种题目用来考那些连政务都没处理过的学生?开玩笑?”
“就是啊,他们怎可能答得上来!”
“别说他们,这朝廷中但凡能回答出来一半以上的,都罕有人!”
众人各自议论,都觉得这题目太为难人了。
长孙无忌并没有和那些人在一旁一起抱怨,反而是像模像样的题记笔开始照着这些题目书写答案。
杜如晦放下这些考卷,感叹道:“庆国公能出这些题目,他也着实思绪惊人,这些都是大唐目前最麻烦的事情!”
就在群臣各自议论时,好事的魏征也赶了过来,特地往人群里挤想要看考卷。
“诸位借个光,借个光!让老夫也看看!”
在场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讨厌魏征的,眼看他挤进来所有人都刻意避开。
这老小子捧起试卷一看,却当场和众人唱了反调:“好!好!就应该这么出题!”
在众人诧异的视线下,他缓缓说道:“本来科考筛选的都是未来的大唐官员,若是不考一些真材实料又有何用?那还不如效仿汉朝时举孝廉算了!”
群臣对他的话嗤之以鼻,不少人直接甩手离去。
“这是啥意思嘛,难道我说错了,科考不就应该如此?”魏征摸不着头,想不明白这些人为何不满。
房玄龄笑道:“魏大夫,你还没明白?那些被科考筛掉的考生,有一大部分就是他们的儿子啊,他们当然不希望考试难度太高。”
魏征这才恍然大悟,“喔,难怪,但我还是觉得这样出题才对!”
“怪了,魏大夫,往常你在朝堂上经常和庆国公唱反调,怎么今日反倒还赞同他了?”
魏征哈哈一笑,“老夫向来是对事不对人,事情办的对不论是谁我都支持他,若是不对,纵然是陛下也得指出来,如此才是为臣之道!”
这老家伙虽然让不少人讨厌,但在这些大事上还算是拎得清。
或许正是如此,李二虽然烦他,却从来没有让他闭嘴。
……
科考落幕,长安城中津津乐道的事儿也随之少了一件。
一些在考试之前到寺庙、道观求拜的学生都纷纷来还愿。
或者是有考不中的,直接来到庙堂前出言不逊,大骂不灵,这也自然引得不少僧人和他们争执,甚至差点扭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