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作死边缘疯狂试探(1 / 2)

袁徽?

麋龙想了半天才想起此人是谁,陈郡袁氏的族人,当世能排进前三的清流名士,在士林中的威望很高。

对这个所谓的名士麋龙是嗤之以鼻的,早在中原大战的时候这老小子就跑去交州避祸,等于是从大汉的北边跑到了最南边,兔子跑的都没他快。

跑就跑吧,怕死也不是啥大事,没人会怪你,但此人跑到南边了也不消停,经常用书信联系中原和江南的好友,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对时局的评价。

这特么跟后世那些身在国外,却在国内社交平台上满嘴喷粪的公知有什么区别?

结果倒好,这种连直面战争勇气都没有的懦夫竟然仗着陈郡袁氏的名望和过了花甲的年龄混成了连曹操刘备都不敢怠慢的大儒,想想真特么滑稽。

不过这老小子给自己写什么信,自己又不认识他!

麋龙冷哼道:“扔着吧,吃完饭再看。”

习宏:“……”

刘备的书信你放下手头工作立马去回,袁徽的书信你却要吃完再看,太区别对待了吧。

不过这不关他的事,立刻坐下动筷子。

话说麋龙的厨艺是真优秀,最近吃惯了麋龙的饭菜,其他厨师的饭他是真吃不下去了。

吃饱喝足麋龙才展开袁徽的书信,没看几句就火冒三丈。

袁徽先是以察举制乃大汉国策,早已深入人心为由将科举制批了个体无完肤。

不得不说这老头有几把刷子,敏锐的指出了科举制的弊端,比如考生会专注考题,将考试以外的书籍和学问全部摒弃,从而限制考生的思维。

比如考生会将考官当做恩师,然后汇聚到恩师麾下,形成另一势力集团等等,说的头头是道。

最后又以长辈教训晚辈的口气将麋龙本人训斥了一顿,打着为麋龙好的幌子让麋龙尽快写篇驳斥科举制的文章发出去,向天下士族公开认错并道歉。

这让麋龙自己扇自己耳光有什么区别?

麋龙看完将绢帛揉成一团塞进灶台的火堆,气愤骂道:“让我公开道歉,他袁徽以为他是谁,真特么拿自己当根葱了?”

“你去通知一下,第二次科举提前,明天就考。”

最近又投靠过来许多寒门士子,鉴于悬赏的威胁,这些新投靠的士子都在进行背景审核。

原本准备三天后举行第二场考试的,但麋龙被袁徽给气着了,懒的再等下去想立刻给袁徽一点颜色瞧瞧。

习宏起身说道:“我这就去安排。”

麋龙也走了,回到书房给袁徽写了封回信便投入到了科举工作之中。

这次科举不用像第一次那样拉人头充人气,因此考生少了许多,只有区区十个。

十人考试很好解决,早晨考试晚上成绩就出来了。

第一名是程辉,宜春籍,二十六岁。

第二名是邓泉,湘南人,二十三岁。

第三名是李敬,武陵沅南人,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