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定策(2 / 2)

从三反五反开始,国内的运动风气越来越浓厚,不用说肯定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就不提这个大yj和人民gs化运动了,所以接下来要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

但是即将起风的条件还是存在的,这一点不能无视掉,领导要起风肯定也是有考虑的,现在要避免起风,问题还是要解决的,该怎么解决?

陈晋提出了法制的建议,依法治国,尽快完善一批法律,强化执法机构,培训专业的执法人员,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虽然效果肯定不如起风了一样干净彻底,但是副作用肯定小很多。

其次就是外交政策。

实际上华夏一直以来的外交政策都是偏软的,而且也过于追求完美,想要在国际上树立很高的声望和良好的声誉。

实际上这是徒劳的。

鸦片战争前的华夏在国际上有一定的话语权,那是因为虽然经济结构很落后,但是经济体量在国际上举足轻重,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也很大,但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华夏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个位数,说实话,全世界没有人在乎华夏,在乎华夏人。

就在1965年,有一个国家就会发生惨绝人寰的排华大屠杀,华夏也无力阻止,最终数十万华人被害,其中包括数万名妇女。

如果站在其他国家的角度,面对漂亮国、s国和华夏三个国家,而且是漂亮国和s国共同打压的华夏,理智的人都不会选择和华夏交往而得罪世界两大超级大国。

三个国家当中,漂亮国无疑是又有钱又有武力,影响力世界第一,如果不是必要,没有人会得罪它,s国虽然差点,但好歹也是超级大国之一,身后还有一票小弟,有些和漂亮国关系不好的国家就和s国搞好关系,比如那些中东的穷国,也能捞到不少好处。

至于华夏,又没钱又没武力,和华夏交好捞不到什么好处还会得罪两大超级大国,有选择的话谁会愿意这么干?再说了,华夏的武力输出能力太差,得罪了华夏,华夏也不会报复,所以更多的人会选择踩华夏两脚以取悦两个超级大国。

但是华夏的做法就有些不理智了,没有本钱又想当老大,自己扯旗站出来和两个超级大国及其背后的阵营对抗,实际上是自视过高了,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个必要去追求过高的国际地位。

就比如在非洲援助的某条铁路(从1965年开始勘测,到1975年通车,全长1800多公里,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华夏先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近5.6万,投入物资机械等83万吨,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牺牲了69位援建人员),实际上完全是道德绑架,漂亮国和s国都觉得没好处的事,却找上华夏,还让华夏出无息贷款,出技术,出人,最后呢,这条铁路费了,这个国家在对华关系上也是出尔反尔,最终的损失谁承受了?华夏人民。

韬光养晦才是这个时候最科学合理的外交政策,练好内功,发展经济,国家强大了,在国际上自然就有话语权了。

当然这个前提是陈晋这边可以提供全方位最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能在这韬光养晦的时间里快速发展。

两位领导倒是很有信心,在他们看来,陈晋虽然不是科技方面的专业人士,但是之前在科学研究方面也有一些成果,就是创新中心里的车用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技术,而且对前世一些重要的科技成果有了解,相信以华夏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加上陈晋的指点,华夏科技肯定能快速发展。

陈晋也是苦笑,两位领导还真是自信,只能以后加快研究进度,并且增加研究项目了。

因为国家的资金有限,他也只能选择一些见效快、成本低的科研项目,尽快投入生产产生效益,或者用于技术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