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北方的清廷因为咸丰迟迟不愿回京而陷入政局动荡的时候,南方战场上,曾国藩也碰到了大麻烦。】
祁门。
“曾大人,救救我们江南百姓吧!”
几名官员士绅表情苦涩,对着曾国藩连连弯腰恳求。
在第二次江南大营之战后,双方形成了三个战场。
第一个战场,是李秀成领兵攻略苏杭地区。
在这个战场上,清军由于江南大营溃败的余波影响,战斗力士气都降到谷底。
李秀成所向无敌,短短时间内给太平天国在江南硬生生地开辟出了一个“苏福省”。
江南清军只能狼狈防守,勉强维持阵线。
这下可把江南士绅的老爷们吓尿了。
如果仅仅是改朝换代,其实无所谓。
官员士绅这个阶级是最不在意改朝换代的,无非换个主子效忠。
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不行。
太平天国实行的可是一切财产归圣库的制度。
拿人钱财如杀人父母!
这些江南士绅老爷宁愿去舔洋人老爷的靴子,也绝对不可能加入太平天国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自保,这些江南士绅想了三个办法。
第一,就是用大笔钱财资助溃败的江南清军,尽快重建战斗力。
第二,用各种手段收买在上海的英法官员,并在上海招揽外国雇佣兵成立了一个“中外会防局”。
第三,派出曾任湖北巡抚钱宝琛的儿子,江南士绅的头面人物钱铭鼎来拜会曾国藩。
钱铭鼎出手非常大方,以“资助王师剿灭长毛”的名义,带来了整整二十万两银子。
这也给了曾国藩一点小小的江南土豪震撼。
别看曾国藩筹备的湘军每年大笔大笔的花钱,但说实话,这二十万两白花花的现银,他还真就没见过。
但旋即,曾国藩便陷入烦恼中。
清廷早就下令让曾国藩以钦差大臣的职位一并署理浙江战事,于情于理曾国藩都应该管这件事情,派兵去支援江南。
但问题是,如今曾国藩手底下没兵!
湘军全部可用之兵,都在安徽这一线和太平军激战。
长江以北,曾国荃正指挥吉字营等两万湘军精锐围攻安庆。
多隆阿、鲍超、李昭寿等人则和陈玉成在庐州战线上激烈博弈,阻止陈玉成解围安庆的企图。
长江以南,曾国藩坐镇祁门,麾下所有兵马正全力应对太平天国辅王杨辅清、侍王李世贤两路兵马。
而且江南战场上的太平军统帅又是李秀成,太平天国最顶级的战将。
派去的人如果能力不够,就是纯给李秀成送战绩去了,还会折损曾国藩这个钦差大臣的威望。
曾国藩第一个想到的人选就是左宗棠。
虽然只是个四品的帮办军务,但左宗棠可是事实上过去几年里的湖南巡抚,应对这种复杂的局面绝对没问题。
但左宗棠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他不是曾国藩真正意义上的“自己人”。
左宗棠和曾国藩之间,最多就只能算是惺惺相惜的朋友。
假如让左宗棠去救江南,借此和江南士绅集团攀上交情。
将来清廷很有可能会大力扶持左宗棠,以此打压曾国藩。
这种情况下,左宗棠越有能力,对曾国藩的将来就越构成威胁。
曾经直言进谏的曾国藩当然不会考虑这些。
可如今的曾国藩是蜕变过后,彻底适应大清官场的圆滑曾国藩!
左宗棠不行,那派谁去?
这个人得有能力,还得是曾国藩的自己人,忠诚度必须拉满。
曾国藩沉吟良久,心中突然一动,对着身旁的亲卫道:
“去,把李鸿章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