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命令一条悠介开展所谓的“军纪调查”,无异于公开打脸和挑衅。
以一条悠介的性格,必然会严格执行,届时与第十军的冲突几乎不可避免。
第十军新败,士气低落,正是最脆弱的时候。
此时否定其失败借口,指控其“怯战”,并展开高压调查,能极大打击第十军的士气凝聚力,削弱柳川平助的权威,使该军在接下来的南京战役中难以发挥全力,甚至可能因内部不稳而行动迟缓。
将第十军单独拎出来打击,可以在华中方日军内部制造裂痕。
松井石根要维护方面军整体形象,可能不得不回护第十军,但这就会与揪住不放的宪兵系统产生更激烈的对抗。
如果松井石根选择弃车保帅,牺牲第十军的部分利益来平息事端,那更会寒了第十军官兵的心,加剧内部矛盾。
转移对“神秘部队”的视线。
尽管系统掩盖了超时代武器的痕迹,但“神秘部队”的传言终究是个隐患。
通过宪兵系统高调否定并将其定性为“怯战借口”,可以从官方层面压下这种讨论,将焦点转移到第十军自身的“问题”上。
为后续行动铺垫, 一条悠介在松江地区的强硬姿态。
一个混乱,被宪兵盯死的第十军,远比一个整齐划一,听令行事的第十军更容易被间接影响。
双线挑衅,相互印证。
在上海方向挑衅松井石根司令部,在松江方向挑衅柳川平助的第十军。
这两起冲突几乎同时爆发,会给外界一个强烈的信号,天津宪兵司令周正青,正在向整个华中方面军“宣战”!
这种全方位的,激烈的内斗景象,将极具迷惑性,也能最大程度为日后发生的事情铺垫。
再次将山谷正树喊来,让其取走了这封同样标注着最高密级的电文。
周正青走到窗边,凝视外面静谧的夜空。
但他的内心世界,却已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两封密电,如同两支射出的毒箭,目标直指华中日军的核心指挥层和主要作战兵团。
但他没有选择。
为了在那场注定到来的浩劫中抢下一线生机,他必须化身恶魔,先在自己阵营内部点燃战火。
他仿佛能看到,一条悠介那个顽固的家伙,在接到电文后,眼中会冒出怎样“扞卫军纪”的狂热光芒。
也能想象到,柳川平助在接到宪兵队的挑衅和“怯战”指控时,会何等的暴跳如雷。
转身回到地图前,目光再次投向广袤的华夏北方。
接下来,该是时候,好好“拜访”一下关东军的朋友们了。
南边的火已经点着,北风,也该吹起来了。
这场由他自编自导的大戏,所有角色,都该陆续登场了。
自己以后将以“耿直”,“顽固”甚至“不通情理”,“睚眦必报”着称。
让宪兵成为出了名的“硬骨头”,对军纪条款有着近乎偏执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