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听见没?成国公倒了!往后咱们就不用再交他那铁器税了!
之前他府里的人来收税,一把刀要抽一成的利,咱
们这小铺子,差点就撑不下去了!”
徒弟也笑着点头:
“师傅,我听说柳家也被抄了!
之前柳家的人来咱们铺子里订铁器,不仅不给钱,还说要是敢要,
就把咱们铺子砸了,如今可算没人敢欺负咱们了!”
集市里到处都是议论之声,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青布长衫、手里摇着扇子的中年人,慢慢走在集市上。
他面容清癯,眼神深邃,正是右都御史海岳。
他今日出宫,本是想看看民间生计,
却没想到正好遇上这热闹的场面。
海岳没有说话,只是慢慢走着,
听着百姓们的议论,看着他们脸上的笑意,心里泛起一阵复杂情绪。
他又往前走了几步,听到两个青年在议论:
“你说这成国公倒了,下一个会是谁?
我看那些当官的,没几个干净的,倒一个,咱们百姓就少受点苦!”
“可不是嘛!管他是国公还是尚书,
只要是贪官逆党,倒了就是喜事!最好都倒了才好!”
听到这话,海岳停下脚步,眉头微微皱起。
他摇着扇子的手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凝重。
百姓们之所以会这么想,
是因为这些年官员腐败、勋贵欺压,百姓们受了太多苦。
成国公倒了,他们高兴的不是朱景明这个人倒了,
而是又一个欺压他们的人消失了。
海岳走到一棵老槐树下,看着集市上的热闹景象,心里却沉甸甸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官皆可杀,皆是喜事...”
海岳低声喃喃。
他身为右都御史,执掌监察百官之职,
却没能阻止官员腐败、勋贵作恶,以至于百姓们生出这样的心思。
这不是百姓的错,是朝堂的错。
阳光渐渐西斜,集市上的人依旧很多,
百姓们的笑声、谈笑声还在继续。
海岳站在老槐树下,看着这一切,眼神里满是感慨,
大乾羸弱,要想真正挽回民心,还需要做更多事,
他转身往宫城方向走,脚步比来时沉重了许多,
他要尽快回都察院,拟一份奏折,奏请陛下整顿吏治、减免苛捐杂税,
让百姓们真正能过上安稳日子!
而不是只能靠官员倒台来获得片刻欢喜。
夕阳把青石板路染成了暖红色,海岳刚走出集市,
正要往都察院的方向去,
一阵细碎的哭声却突然从街角传来,刺破了这傍晚热闹。
他停下脚步,循声望去,
只见街角老槐树下,跪着一个妇人,
身上青布衣裙打满了补丁,裙摆还沾着泥点,显然是走了远路。
她怀里紧紧抱着一卷泛黄的纸,纸卷用红绳系着,
上面隐约能看到“诉状”二字,想来是特意绣上去的。
妇人身边,还站着个约莫五六岁的男娃,瘦得像根豆芽,脸上沾着灰,
手里攥着半个干硬的窝头,正仰着头,
用袖子擦着妇人脸上的眼泪,小嗓子哑哑的:
“娘,不哭...俺不饿,俺们找官老爷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