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不算了吧,你家里那么多人,我,我还是不去了!”
张学强也不废话,大步进门,直接来到厨房,看着马上就要出锅的包子,直接给她熄了火。
“别废话,跟我走,让你自己过年算是怎么回事!”
樊子君急忙上前掀开笼屉,按了按宣腾腾的包子皮,松了口气儿。
“幸好熟了,要不然这一锅都得浪费,你别催我,我找屉布带上这些,正好你家不用做午饭了!”
张学强点头,心道正好让那些老外尝尝这撒尿大肉包。
路上的行人见多,都在忙忙碌碌的,凡是能看到的大门上都被洗刷干净,等着贴春联挂灯笼呢。
张学强缓缓开着车,目光就没闲着,看到特别有特色的地方,还专门停下车,拿出老旧的海鸥120照相机,拍摄下这七十年代的雪中街景。
他心里明白,用不了几年,这些地方就会大变样。
即使有些地方保留了原来的建筑和风格,但是味道已经不对了。
此刻用照片保留下来这些,将来都是美好的回忆,和历史。
樊子君也跳下了车,站在街头,“学强,给姐也拍一个!”
张学强看了一眼,“稍等,我换个胶卷。”
这海鸥120用的是120中画幅胶卷,可以拍摄十二到十六张,所以拍不了几下就得换胶卷。
张学强装模作样回到车上,其实已经在空间里换好了胶卷,在空间里换速度快还不用担心曝光。
他下车将镜头对准了樊子君,却发现樊子君正在整理衣领和头发。
她满脸的严肃,浑身紧绷,给人的感觉像是在站军姿一样。
张学强苦笑道,“樊姐,您摆个别的姿势,脸上露点笑容啥的!”
不成想樊子君道,“这是照相啊,这么严肃的事,当然得正儿八经的,你可别胡闹,抓紧拍!”
张学强耸耸肩,心道忘了这是七十年代,人们还保守得很,就算是再活泼的人,某些时刻也都非常严肃,这种情况等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才算是有所改变。
咔嚓,咔嚓,张学强给樊子君拍了几张一本正经的照片。
又拍了一些乾门大街的街景,来到箭楼下还拍了几张雪打箭楼的景色,这才回了胡同。
此刻已经是中午,秀楼里众人唱唱玩玩的也早就饿了,正好张学强和樊子君送来了热腾腾的包子。
樊子君一进门,就看到了疯子,冲着他尴尬一笑。
疯子却立刻凑了过来,“樊经理,快点这边坐,我给您倒茶!”
这下樊子君更尴尬了,像是故意躲着疯子一样。
张学强看在眼里,心里纳闷,难不成他两个有事?
下午的时候,雪下得更大了几分。
众人吃饱喝足之后,大人开始忙年夜饭。
二奶奶和田奶奶也伸手帮忙。
三个洋鬼子,更是来了兴趣,怎么也挡不住他们的热情,弄得到处乱成一团,帮了不少倒忙。
最后帽头跑回家把老爹老妈叫来帮忙,有没一勺这个大厨指挥,众人这才走上了正路。
当天擦黑的时候,秀楼一楼的客厅里,摆下了两大桌酒席,分成了男女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