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族圣山,那场惊天大战,已经过去三日。
短短三日时间,蛮族内部经历了一场“大洗牌”。
曾经忠于上任蛮皇的蛮族旧臣,大量起复,重掌蛮族权柄。
而蛮皇呼延怒山的心腹党羽,则被全部被扫除。
并于三日后,从蛮族皇城传出一道,震动蛮族,乃至衍州的昭令。
蛮皇呼延怒山,因病驾崩。
按照蛮皇遗命,其嫂赫连娜继任蛮皇之位,成为蛮族历史上,第一任女皇。
同时北原森林南部边界,与大离边军对峙,依旧虎视眈眈的蛮族大军,也奉女皇之命,全部撤离。
这则惊人消息从北部冰原,传遍四方。
令衍州各方势力震动。
众人都知道,蛮族内部定然,发生了一场惊天剧变。
蛮皇呼延怒山正值壮年,而且是堂堂宗师级强者,怎么可能突然病故驾崩。
即便蛮皇驾崩,也该是他的子嗣继承皇位,万不可能传给他的皇嫂。
这件事情太过诡异。
几乎同一时间,各方势力都在想尽办法,探查事件真相。
众人都隐隐猜到,赫连娜皇后背后,必然有着一只无形大手,在操控这一切。
能够让蛮皇伏诛,让蛮族格局变天的,必然是一股极其恐怖的力量。
但因为蛮族女皇登基后,第一时间采取了,极其严密的封锁政策。
短时间,各方都还没有打探到确切消息。
事件一时陷入谜团与猜忌之中。
此时,大离帝都,皇宫御书房。
玄帝低头看着手中,关于蛮族政变的秘奏,眉头微皱。
“蛮皇驾崩,女皇登基,蛮族宣布撤军。
而我那义弟顾凌霄,恰好在这段时间失踪,疑似被蛮族俘虏。”
玄帝的眉头越皱越紧,目光却是越渐犀利。
一旁的总管鸿禧,垂首道:“陛下觉得……这两者有联系?”
“呵呵,你还记得十年前,我朝与蛮族的战争吗?”
鸿禧点头。
“奴才记得,十年前,顾相早已带领我大离铁骑,将蛮族驱逐到了北部边境。
那时我军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兵强马壮,还有十万浮屠军坐镇。
而蛮族已经被逼上绝路,他们囤积所有能战之兵,在边境战场进行反扑,要与我们决一死战。”
“不错!”
玄帝追忆道:“那时顾相已经为我大离王朝,培养出了衍州南部最强大的军队,兵锋所指,所向无敌。
而顾相却在当年,激流勇退,放弃了兵权,回帝都担任右相。
并以历练为由,将当年在帝都声名狼藉,还是纨绔公子的顾凌霄,派去了边关,正赶上了那场大决战。”
鸿禧附和道:“奴才听说当年那一战,顾相虽并未在前线指挥。
但凭借他培养出来的,那些优秀将才,以及十万浮屠军的强大战力。
最终依旧强势击溃了蛮族,把那群蛮子驱赶进了北部冰原,也奠定了,我大离如今的太平昌盛。
而顾凌霄,也因随军出征,积累了许多军功,被推举为镇北大将军。”
闻言,玄帝却是冷冷一笑。
“如此说来,你也觉得,我那义弟能够成为镇北大将军。
全靠的是顾相旧部提携,不过是踩着他人功勋上位的庸才?”
“这……奴才就不清楚了。”鸿禧作迷惑状。
“你这老货,还是这么喜欢装糊涂。”
玄帝目光抬眼望向窗外,追忆往事。
当年顾相的在军中的影响力,实在太大。
帝国百姓对顾家的信任与推崇,甚至超过了皇室。
迫于压力,朕不得不在军中,安插了一些眼线。”
玄帝流露出一丝无奈。
“据当年前线传来的密奏,十年前的那场大战,远没有表面上那般轻松。
蛮族毕竟是衍州南部,曾经的霸主,根基雄厚,底蕴更胜我大离。
即便那时我大离的国力,已经隐隐超过了他们。
但那一战,蛮族为了翻盘,动用了诸多强大秘宝,与特殊手段,曾数次威胁到前线战局。
可奇怪的是,每每危急时刻,蛮族大军总会出现各种意外。
或是蛮军将领无故暴毙,或是他们动用的强大秘宝失灵,总之是状况百出。
而我军却是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最终取得大胜。
以至于连朕当年都以为,是上天庇佑,让我大离王朝得以称霸一方。
但据当年一些密奏,在那场大战的几个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