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不可能不知道(1 / 2)

宋砚洲办起事情来效率奇高,没几天,院子的整改就已经全部完成。

叶西西看着短短几天内已经焕然一新的小院,满意地不断点头,不错,不愧是伟大的军人同志,这行动力,杠杠的。

看在夫妻俩一手一脚亲自改造的房子,叶西西实在太有成就感了。

以前她就喜欢刷那种旧屋改造视频,看着一手一脚,一柴一木,将破旧的房子改得焕然新生,实在是解压又向往。

如今轮到她改造旧屋了,看着院子里每一天都不一样,一点点的改变,再到最后现在的场景:

推开院门,最先撞进眼里的是一条从门口铺到正屋台阶的鹅卵石路,青灰、米白和浅黄色的鹅卵石被嵌在地上,按照不同颜色,拼接成好看的弧线纹路,看似随心所欲,其实是叶西西的精心排放。

光脚踩上去,圆润的石子刚好硌在脚底,不疼却够劲儿,顺着脚心麻到小腿。

院子东面搭了座木凉亭,是用军区废弃的枕木改的,四根粗木柱埋得紧实,顶上铺着削得平整的杉木板,边缘用细铁丝捆了防滑的麻绳。

天气冷,叶西西没有挂上纱帐,只是在亭柱上挂着几个在废品站淘到的陶罐,里头灌了水,插上几枝从后山上折来的野酸枣枝,红果果缀在细枝上,给灰扑扑的木色添了点活气。

和亭子旁边种的一棵野酸枣树遥相呼应,野酸枣树,细枝上还带着未掉的红棕色小酸枣,像撒了把碎玛瑙,枝条间的尖刺透着野趣

在凉亭的另一边,是一棵山杏树,山杏树比野酸枣树高一些,这两棵野果树都是宋砚洲从后山上移植过来的。

院子东南角就是叶西西心心念念的面包窑,窑前堆着一小垛劈好的松木柴,码得跟部队的弹药箱似的整齐,旁边放着块粗石板,是叶西西特意让留的,就当是个简陋的操作台,往后揉面、临时放一些食物都合适。

风从院外吹进来,带着冬天凛冽的冷,但叶西西心里却暖乎乎的。

这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

面包窑刚做好,叶西西就迫不及待用它烤了一炉蛋黄酥。

安安和宁宁已经走得很稳,等待蛋黄酥烤好的时间里,叶西西就让他们自己在院子里的凉亭旁边的小沙池里玩。

身上裹得严严实实的两个小粉团子蹲在一米见方的沙池边,拿着小铲子和小塑料桶玩得嘎嘎笑,像是赶着两只小鸭子。

大中午的太阳很好,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叶西西惬意地眯起双眸,感受着身上的温度。

耳边是安安和宁宁稚嫩可爱的笑声。

真好啊,叶西西忽然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一屋四人三餐四季,是人间烟火气最美好的样子。

等蛋黄酥出炉,叶西西赶紧用饭盒装了两盒,又把早上提前焖好的红烧肉、炒青菜装进另一个搪瓷缸,拿了个网兜装进去。

回屋里换了身衣服,牵着安安和宁宁便往军区去。

宋砚洲昨天晚上说了今天中午有个会要开,就不赶回来了,家里整改的事情终于忙完了,她这两天闲下来便开始自己在家里做饭。

十一月的寒风刮在脸上冷飕飕的,叶西西把自己和两个孩子裹得严严实实,路过家属院门口时,几个晒太阳的嫂子都笑着和她打招呼。

“哟,小叶这是给宋团长送好吃的呀?”

“俩娃长得真俊,跟宋团长一个模子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