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孩子毕竟始终还是姓周(1 / 2)

侯门逃妾 当玥 6168 字 4天前

那道阴冷的目光,仿佛一根无形的针,轻轻刺了一下孟时岚的后心。

她下意识地回头,人群熙熙攘攘,哪里还有什么特别的身影。

一切都与方才无异。

可那瞬间的寒意,却真实地滑过她的肌肤。

她不动声色地拢了拢芙儿的衣领,将女儿往自己身边又拉近了几分。

“人太多了,我们去寺里上柱香吧。”

她对双儿和魏寻说道,声音里听不出一丝异样。

魏寻抱着小胖喜,点了点头,“也好,小公子也玩累了,进去歇歇脚。”

一行人穿过庙会鼎沸的人声,白马寺的殿宇便近在眼前。

与外头的喧嚣不同,这里自有一股庄严肃穆之气。

青石板的地面被香客的脚步磨得光滑。

空气中弥漫着经年不散的檀香,闻之便让人心神宁静。

双儿拉了拉孟时岚的袖子,指着不远处的偏殿。

“姐姐,我去拜拜财神爷!”

她乐呵呵地说道,双手合十,做了一个祈求发财的动作。

孟时岚被她逗笑了,心头的阴霾也散去几分。

“去吧,心诚则灵,多求些银子回来给我管账。”

魏寻则抱着已经有些昏昏欲睡的小胖喜,在殿外的长廊下寻了个清静处坐下。

孟时岚便牵着芙儿,缓步走进了主大殿。

大雄宝殿内,香火缭绕,烟雾氤氲。

正中的佛像宝相庄严,低垂的眼眸中满是慈悲,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苦厄。

两侧的十八罗汉,或怒或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周遭是信徒们低低的祝祷声,与木鱼清脆的敲击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安抚人心的梵音。

孟时岚带着芙儿,恭敬地跪在蒲团上,虔诚地叩拜。

她不求富贵,不求荣华。

只求一双儿女,此生平安康健,再无波折。

求远赴边关的周从显,此行顺利,早日凯旋。

上完香,她牵着芙儿走到一旁的功德箱,取出一张银票,塞了进去。

做完这一切,她舒出一口气,感觉连日来的疲惫与紧绷都消解了许多。

她转过身,准备叫上芙儿。

可原本应该站在她身侧的孩子,却不见了踪影。

孟时岚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

她下意识地心尖一颤,周遭的声音仿佛瞬间远去。

“芙儿?”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

一股冰凉的恐惧爬上她的后脊,让她想起那些从禹州逃亡的日夜。

她猛地转头,目光焦急地在大殿内搜寻。

还好,只一眼,她就松了口气。

芙儿并未走远。

她就站在不远处,正踮着脚,好奇地向里张望着。

人群中央,一位身着灰色僧袍的老和尚,正盘膝而坐,闭目讲经。

他声音不高,却奇异地能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慧能大师,白马寺的得道高僧。

京中的达官显贵,无不以能得他一句指点为荣。

而在人群的最里层,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襟危坐,神情虔诚的周老夫人。

她身边只带了两个贴身的嬷嬷,正全神贯注地听着慧能大师讲法。

周老夫人一生信佛,对慧能大师更是推崇备至,只要大师开坛,无论风雨,她必然亲至。

她悄步上前,正想将芙儿拉回来。

讲经声却在此刻停了下来。

周老夫人双手合十,恭敬地问道,“大师,老身有一事不明,还望大师解惑。”

慧能大师缓缓睁开眼,那是一双洞悉世事的眼睛,平和而深邃。

“老夫人请讲。”

“孙儿从显,此去边关,路途遥远,军务凶险,不知此行……”

她的话未说完,但其中的担忧之情,已溢于言表。

慧能大师的目光却并未在她身上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