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分析中……】
【目标:未知。】
【身体状况:陈旧性复合损伤。左肺下叶存在金属异物残留,疑似弹片。曾进行过多次胸腔手术,心肺功能中度受损。左下肢神经损伤,导致轻微跛行。】
【精神状况: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伴有严重睡眠障碍、惊恐发作及闪回症状。初步判断为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C-PTSD)。】
一连串的信息在陈宇脑海中闪过。
他的心,猛地沉了一下。
陈宇没有贸然上前。
他只是走到不远处的另一张石凳上坐下,没有看老人,而是和老人一样,望向同一个方向。
那里,是一面刻着红色五角星的荣誉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空气安静得只剩下风声。
终于,老人似乎察觉到了身边多了一个人,他缓缓转过头。
“你是那个唱歌的小伙子?”
陈宇转过头,对上老人的目光,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尊敬的微笑:“老将军,您好。我叫陈宇。”
他从老人坐姿的巍然不动和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场,判断出对方的身份绝不一般。
“将军谈不上喽,一个退休等死的老头子罢了。”
老人自嘲地笑了笑,但笑容并未到达眼底,“你的歌,很好听。有股……很多年没听到的劲儿。”
“您喜欢就好。”陈宇顺着他的话往下说,“那首歌,也是听了前辈们的故事,有感而发。”
“故事……”老人喃喃自语,目光再次变得悠远,“是啊,都是故事了……”
他没有再说话,但陈宇注意到,老人的右手,在不自觉地轻轻颤抖,幅度很小,但频率很快。
这是典型的焦虑和紧张反应。
陈宇知道,老人的思绪,恐怕又被拉回到了某个残酷的战场。
直接进行心理干预会显得非常突兀,甚至引起对方的警惕和反感。
陈宇换了一种方式。
他没有谈论病情,没有谈论过去,而是用一种闲聊的语气,轻声开口:“老将军,您看这花园里的树,长得真好。”
老人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他会突然说这个。
“这棵是白杨,那边的是梧桐。”
陈宇的声音放得很轻,“我小时候,家门口也有一棵白杨树,一到夏天,风一吹,叶子哗啦啦地响,像在鼓掌。”
老人的目光,下意识地跟着陈宇的话,落在了那棵白杨树上。
“您听,现在风吹过的声音,像不像海浪?”
陈宇继续引导着。
老人没有回答,但他紧绷的肩膀,似乎放松了一丝丝。
颤抖的右手,频率也慢了下来。
这是一个基础的“正念”引导,将患者从创伤性的“闪回”中拉出来,重新感知“此时此刻”的现实世界。
“您再看您脚下的这片土地,”陈宇的声音愈发柔和,“能感觉到它的坚实吗?踩在上面,很踏实。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您能感觉到吗?”
老人闭上了眼睛。
他真的去感受了。
过了很久,老人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你……懂医?”
他清楚地知道。
刚才短短几分钟,这个年轻人用几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将他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