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慈善拍卖会(1 / 2)

这么多?而且全是卷轴?难道是一批古画?

“赵老,您请。”那位主攻近现代书画的刘姓鉴定师做了个手势。

赵半眼点点头,慢悠悠地站起身,走到第一个锦盒前。

他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先仔细观察了锦盒的材质和工艺,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太新了。

他伸出布满皱纹的手,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盖,取出里面的卷轴,缓缓在长桌上展开。

一幅《秋山问道图》呈现在众人眼前。

画面上,层林尽染,红叶如火,一条山间小径蜿蜒而上。

赵半眼只看了一眼,瞳孔就猛地收缩了一下。

他下意识地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身体前倾,几乎要把脸贴到画上。

“这……这笔法……”他喃喃自语,“皴、擦、点、染……这是北宋郭熙的‘蟹爪’笔意,但又融入了元代黄公望的披麻-……不对,不对,这构图,这留白,自成一派!”

另外两位鉴定师也凑了过来。

“赵老,您看这墨色层次,浓淡干湿,运用得炉火纯青!墨分五彩,在这幅画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刘鉴定师惊叹道。

“还有这落款和印章……”另一位专家指着画的角落,“‘陈宇’二字,笔力遒劲,自成风骨!印章雕刻古朴,印泥色泽沉厚,完全不像是新手所为!”

赵半眼直起身子,双手微微颤抖,他看向陈宇,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陈先生……这幅画,是您……画的?”

“是的,前几天刚画的。”陈宇回答得云淡风轻。

“……”

三位鉴定师集体沉默了。

空气仿佛凝固了。

前几天?刚画的?

这怎么可能!

这种水准的作品,就算是当代最顶级的国画大师,也需要耗费数月心血,在灵感最佳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偶得一幅!而眼前这个年轻人,说得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赵半眼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剧烈的冲击。他活了七十多年,经过他手的名家字画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他从未见过如此妖孽的天赋!

“打开!下一幅!”赵半眼的声音有些嘶哑。

第二幅,是一卷行书《赤壁赋》。

“好字!好字啊!”赵半眼还没看完,就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通红,“这字兼具苏黄之意,又有米芾的欹侧,但风骨更胜,气势连贯,一气呵成!你看这‘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简直写活了!”

第三幅,《墨竹图》。

“风骨!这是郑板桥的魂,但比板桥的竹子更添了一分韧劲!”

第四幅……第五幅……

当三十六幅作品全部展开,铺满了整个会客厅时,三位见多识广的鉴定大师,已经彻底麻木了。

山水、花鸟、人物、书法……无一不精,无一不妙!

最可怕的是,这些作品风格多变。

许久,赵半眼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小心翼翼地卷起那幅《秋山问道图》,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国宝。

他转向陈宇,深深地鞠了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