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计算机绘制图纸,以及制作规格一致的骨瓷砖,房屋的楼层数就可以提升。
按照计划,将会建造六层高的房子。
六层房屋的高度,以往想都不敢想,恐怕还没有修建起来,就已经被狂风吹倒。
但是骨瓷的存在,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和曾经的现代化楼房一样,总共建造六层,每层两户,能够居住12户幸存者。
并且考虑到生存现状,陆深会向地下延伸出三层,也就是三层地下室。
这个区域,也会分配给12户幸存者,让他们可以在地下空间,进行种植或者养殖,用以维持日常的生活。
这种设计模式,能够在更小的空间里,容纳更多的幸存者。
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大概只需要消耗20%的土地面积,又能容纳整个第六区所有的幸存者。
这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调动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楼房的建造中。
不过,绝大多数苦力,都会交给骸骨矿工完成,这让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而且,第六区终究是权力集中的聚集地,任何一项计划发布,所有高层都会全力支持和配合。
发展到如今,陆深也在考虑,是否还需要将整个第六区,划分为四个区。
曾经是为了方便管理,并且形成一定差异,让每一个区域维持竞争与合作的平衡,维持最快的发展速度。
但是到了现在,这一作用已经并不明显。
反而,为了更高速的发展,对整个第六区进行更高程度的统筹规划,或许会更好一些。
就比如现在,他计划将所有的居住楼房,全部设定在东北区域,形成聚集的生活区。
而陆深负责的东南区域,是整个第六区最重要,设施最齐全的区域。
陆深打算将其清理干净,主要安置第六区内部的各个部门。
既然打算统一规划,那原本各个区域内的各个部门,也就没必要分化开,完全可以集中到一起。
原本,四个区域内部的体系,还是有些差异的,如今进行新一轮统筹后,应该能有效提高效率。
种植、养殖,两者进行统一,形成全新的「生产部」。
生产部需要进行的工作,其实并没有很多,如今的食物问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
最主要的作物,就是狗米,单单凭借这一种食物,就能维持整个第六区的消耗。
至于肉类,变异野猪的养殖已经进入正轨,能够稳定给第六区提供猪肉。
或许对于普通人而言,想要时常吃到猪肉比较困难,但对于大部分天赋觉醒者而言,完全可以当做日常肉类使用。
生产部,陆深打算安排到第六区以外,靠近萤蝗山脉的区域。
在山脚下,开辟出一片田地农场,平坦区域可以用来种植各种作物,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坡,用来养殖变异野猪。
这片农场,被夹在第六区和萤蝗山脉中间,地理位置非常安全,将不会受到任何威胁。
毕竟,如今的萤蝗山脉外围,已经成为人类的后花园,被大量的开采和破坏,并不存在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