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朱霖和李二,这两人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剩下一个他还没有接触,但是能从这么多人当中杀出来。
显然也是有着自己的本事。
况且,那人的考核还是关于生意这方面的。
“父皇,朝廷内,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李承乾忽然问道。
他觉得自己也是时候提出这个问题了。
现在的朝廷,官员当中,权势滔天。
就比如那举荐的制度,但凡是有这个资格的。
基本上都不会为寒门而开。
所谓寒门,就是那些老百姓,不管是多么有钱的商人,都一个样子。
只有成为官员,才能脱离寒门的范畴。
想要改变科举制度,这一点,必须要先清除。
李世民的面色变了一下:“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李承乾就要把手伸到朝廷里面了吗?
可是他才多大?
自己的班底也没有,支持者更没有。
拿什么来对那些盘踞已久的官员们动手?
而且这种时候,要是有这样的苗头出现。
那恐怕会造成不小的动乱。
李承乾叹了口气,说道:“父皇,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出现很长时间了。”
“官员们手眼通天,或许在朝堂之上安分守己。”
“可是离开朝堂,又是另外一副样子。”
“我大唐人才辈出,可是这些有权有势之人,却堵死了天下学子的一条路。”
“科举制度的改变,他们才是最大的反对者。”
“要是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是不可能成功改革的。”
“我觉得,想要做这件事的话,首先就要得削减他们一部分的权利。”
“或者说,给出一定的惩罚。”
“只有让他们看见,继续这么做下去会有惩罚,他们才不会明目张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也会对之后的改革提前铺路。”
这件事他考虑了很多次了。
但基本上没有李世民的首肯,是进行不下去的。
自己的考核,更多的还是挑选出他的亲信。
他自己的力量要从这些方面来弄到手。
可是科举,那是影响整个大唐境内无数百姓的事情。
万万不能草率。
李世民想了想道:“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现在就对他们动手,不合规矩。”
“父皇知道你想要尽快推行,可凡事都急不来。”
“最起码,要等你成长一段时间之后再行考虑。”
“毕竟,你虽是我大唐太子,但归根到底,也不过一个十二岁的孩童罢了。”
“那群老谋深算的人,是不会听信一个孩童的妄言。”
“哪怕有着父皇给你撑腰,这也不可行。”
“强行推动,只会遭到更加剧烈的反抗。”
“到时候,天下动荡,那等后果你我谁都承担不起。”
李世民的话说白了,那就是李承乾现在没有任何威望。
支持他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虽然他能依靠皇帝的身份将这些反对声全部压下去。
可那样有什么用?
人心最为难测。
到时候天下一旦因为这件事产生动乱。
后果可要比现在严重的太多。
最起码,那也要等到李承乾拥有更多话语权之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