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明州科技投资集团和政治未来的设想(2 / 2)

他有些激动地说:

“我们团队回国,就是想扎扎实实做点事情。我们不想做什么风口上的猪,只想做一棵能扎根土壤、持续生长的树。”

“好!说得好!”

郑仪抚掌称赞。

“扎根土壤,持续生长!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创新精神!”

他端起茶杯,以茶代酒:

“胡总,我以茶代酒,敬你和你的团队!欢迎你们扎根明州这片土壤!明州政府,会尽力为你们提供阳光雨露!”

“谢谢郑书记!”

胡世同连忙端起茶杯,与郑仪轻轻一碰。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基于共同理念的信任和默契,在无声中建立。

接下来的谈话,更加深入和具体。

郑仪详细询问了世同智能目前的技术研发进展、面临的困难、对明州营商环境的建议等等。

胡世同也敞开心扉,谈了自己对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看法,以及对明州打造区域性科创高地的建议。

郑仪听得非常认真,不时提出一些切中要害的问题,显示出他对新兴科技产业并非门外汉,而是有着相当的了解和思考。

“郑书记,不瞒您说,”

胡世同感慨道:

“我们考察过不少地方,有些地方领导也很热情,但谈来谈去,核心还是围着GDP、税收、投资额度这些硬指标转。像您这样,如此关注技术本身的价值导向和社会效益的,真的不多见。”

郑仪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

“胡总,明州是一座有历史的城市,我们的老百姓,朴实,但也盼望着过上好日子。他们热爱科技,拥抱科技,因为他们相信科技能带来更好的生活。”

“这份信任和期盼,就是我们发展科技产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最广阔的市场。”

胡世同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郑仪的言外之意。

明州的市场,不仅仅是几百万人口的市场,更是代表着一种对科技改善生活的巨大需求和接受度。

这是一片尚未被过度开发、潜力无限的“蓝海”。

“我明白,郑书记。”

胡世同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们一定会珍惜这份信任,用好这片市场,用实实在在的技术成果,回报明州人民!”

会谈在愉快而充满希望的气氛中结束。

郑仪亲自将胡世同送到招待所门口,看着他坐上车离开。

郑仪站在廊下,并未立刻转身回去。

周扬安静地侍立一旁,他能感觉到,郑书记此刻的平静之下,涌动着更深沉的思虑。

刚才那场看似寻常的会见,其意义,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诚然,胡世同的公司规模尚小,按常规礼仪,一位分管科技的副市长出面接待,已算给足面子。

但郑仪亲自来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看到了人工智能领域广阔的前景,也不仅仅是因为胡世同是不可多得的顶尖人才。

更深层的考量,源于那份正式颁布的《华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即“十五五”规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科技竞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

国家层面的战略意志已经明确:

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将创新驱动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从中央到地方,对真正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将会投入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政策资源。

意味着像胡世同这样,既有国际视野、顶尖技术,又心怀家国、愿意扎根实干的科学家型企业家,将成为最稀缺、最宝贵的战略资源!

谁能率先吸引、留住、用好这样的资源和人才,谁就能在下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甚至奠定未来五年、十年的发展格局!

明州,作为一个传统的老工业基地,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新明州建设”第一阶段,靠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投资,稳住了阵脚,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明州未来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结构的彻底重塑,在于拥抱科技革命,在于找到能够引领未来、具有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新动能。

郑仪看到的,不是一个胡世同,一家世同智能。

他看到的,是以胡世同为旗帜和核心,吸引、集聚、培育一个庞大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可能性。

他看到的,是明州借此机遇,从一个跟随者,转变为在某些细分领域的领跑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换道超车”!

而要实现这个宏大的构想,单靠政府扶持、或者依赖市场自发力量,都是不够的。

需要一个新的、强有力的平台和抓手。

一个能够贯彻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同时又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科技研发规律的“引擎”。

这个引擎,不能是过去那种大包大揽、效率低下的行政机构。

也不能是完全以逐利为目的、可能偏离战略方向的纯粹商业资本。

它必须兼具两者的优点,又规避其弊端。

就像……已经取得成功的城投集团一样。

那么,在科技领域,为什么不能复制这种成功模式?

为什么不能成立一个“明州科技投资集团”?

成立“明州科技投资集团”这不仅仅是为了带动经济,更是顺应国家“十五五”规划的大势,是明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更重要的是,这将是他主政明州后,极其重要的一环,甚至可能是决定他未来政治生命走向的关键一步!

一个领导的政绩,最终体现在城市的发展上。

而城市的发展,最根本的,在于对时代脉搏和国家政策的精准把握。

郑仪有信心,凭借着对“十五五”规划深刻的理解,凭借对科技发展趋势的敏锐判断,更凭借他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威信和执行团队,明州完全有机会抓住这个历史性的机遇!

“十五五”规划,是国家迈向203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发力期。

明州,将不再满足于做一个被动的参与者。

他要让明州,在这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上,留下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由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新明州,正在他的蓝图里,呼之欲出。

这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崛起,更是一种发展模式的探索,是对“科技造福人类”这一宏大命题的明州实践!

而他郑仪,将亲手推动并见证这一切。

这样的政绩,其分量,足以碾压绝大多数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地方大员。

届时,进入省委常委,成为这个经济大省核心决策层的一员,将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

那将是他政治生涯一个质的飞跃。

从一方诸侯,迈入更高级别的权力中枢。

但这,或许也仅仅是开始。

如果……如果明州模式的成功,其影响力能够溢出江东省,引起更高层面的关注和认可……

如果他的施政理念、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以及对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布局,能够进入“国家的视野”……

那么,他未来的舞台,将不再是区区一省之地。

那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