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葡萄牙技术(2 / 2)

“这些工匠,全部来自南亚的果阿,属于葡萄牙王室的工匠,技艺还不错”

“葡萄牙那边,已经说了,还有下一批工匠”

“大概也是50人左右,需要从欧洲调配过来”

“不过,他们要求了,工匠的银钱,得由本朝支付”

“这里面的工匠,包括战船商船工匠,火器工匠,火药工匠,锻造工匠等等”

“老臣和几个郎中,都考校过了”

“他们在技术上,怎么说呢,各有优劣,各有长处”

“工部这边呢,打算抽调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工匠,配合那些欧洲工匠”

“希望能取长补短,融合他们的部分技术,尤其是在战船、甲胄和火器方面”

、、、

老工匠王文简,说起来头头是道,信手拈来。

葡萄牙的工匠,直接从南亚抽调过来,从阿拉干上岸,途经缅甸进入云南,很近的。

当然了,来到了以后,就得听大明的话了。

首先,就是工匠技艺考核了,王文简亲自上阵,检验一下是不是水货。

还好,有求于大明的葡萄牙人,这一次不敢搞事了,工匠的水平还算是不错的。

于是,秉承华夏优良传统的王文简,直接派人配合这帮欧洲人,开启了技术融合。

没错的,明末清初,打仗几十年,大明的兵械技术,肯定也是一流的。

但是,欧洲的也不差啊,毕竟欧洲也在打仗,是一群最喜欢作死的欧大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尤其是,在钢铁锻造方面,船坚炮利,大航海的领航者,可不是开玩笑的。

“甲胄方面”

“他们的板甲,重型盔甲,确实是很不错”

“是整块钢板锻造,跟本朝的锁甲,鳞甲,布面甲,有很大的区别”

“这些板甲,都是采用高炉炼钢,水力锻锤技术”

“这些技术,工匠营这边,倒是有不少,但总是差一些火候”

“他们水力锻造的板甲,重量更轻便,防护性也不差,灵活度更高,非常适合重骑兵”

“还有他们的半胸甲,也是很不错的,适合轻骑兵和刀盾手”

“火器方面”

“他们的火炮,已经摒弃了锻造,基本上都采用铸造方法”

“老臣也看了,质量不错,跟壕境肇庆那边,技术上差不多吧”

“但是,在遂发鸟铳方面,他们的优势不小”

“铳机的构造,更加合理,哑火率较低,可以好好借鉴一番”

“尤其是遂发手铳,骑兵的重要装备,哑火的高低,瞬间决定生死”

“火药方面”

“这一点,老臣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火药威力,确实是比较强悍的”

“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是纯度问题,纯度越高,火药威力越大”

“他们的火炮和遂发鸟铳,威力更大,也有火药的因素”

“最后,就是战船打造方面”

“他们说了,欧洲的主流战舰,他们是肯定没问题的”

“基本上都是盖伦帆船,500吨到700吨,三层甲板,配备40门重炮”

“至于上千吨的战船,他们也没有试过,只有荷兰人有成功的经验”

“英吉利人,也可能有这方面的技术,但是,肯定是不愿意分享的”

、、、

噼里啪啦的一大堆,这个工部的技术大牛,把葡萄牙工匠的技术,说了个大概。

没办法,时间短,要说的东西太多,只能捡一些精要的回答了。

这要是放开了说,展开了讲解,今晚的廷议,就是工部的独角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