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科学的边界(1)(2 / 2)

“真是见了鬼了。”

…………

黄建是个天才,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这么说。

在几乎所有的学科上,他的成绩都是肉眼可见的强——从小就各种奖项拿到手软,一些比较小的奖项,奖杯、奖牌都没地方放,全都一股脑塞在他床底的一个箱子里。

只有大赛的奖杯,才有资格摆放在他书柜的顶部,直到被下一个奖杯淘汰。

在被TOP1学校提前录取之后,他更是表现出了在理论物理、数学方面的天赋,前进的速度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

他的老师这样形容他——“我最后悔的,就是没有提前一年发现他。做研究的黄金年龄很短,如果他能提前学一年,说不定有机会在理论上做出更多的突破。”

当然,迄今为止他还在学习。

今年才刚突破朗道壁垒而已。

不过,他已经为自己选了一个研究方向,非常狂妄的那种。

就连最看好他的老师,在得知他的研究方向之后,也连连摇头,认定那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没人能说服他,除了现实之外。

“图灵机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模型。”老师这样跟他说:“但它不能覆盖所有的数学问题。你想要寻找一个框架,将之前的那些问题变成可计算的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黄建就知道,老师想表达的是——这个方向没有研究的价值,也没有考虑的必要。

的确,有小学数学水平就足够生活,初高中的数学甚至都是不必要的——稍微复杂点的问题,交给计算机就好了。

但那是对普通人而言,黄建自认为,不是普通人。

普通人的生活,对他来说,太过于乏味了——在图灵机设计的范围内生活,对他来说,跟死了没有区别。

图灵机能够解决所有的“可计算”问题,换言之,就是能够通过一套固定的逻辑体系,在有限步内能得到答案的问题。在此之外的问题,或许可以包含在数学的逻辑体系内,但无法使用图灵机解决。

他的老师认为,理解和处理“不可计算”问题,是人类和机器的本质区别。机器即便表现的再像人,也终究只有处理有限问题的能力。

黄建反倒觉得,一切都应当是可以计算的才对——即便是经典的停机问题。

“我想试试。”他是这样回复的:“研究可计算问题的人太多了,机器也能解决的问题没什么价值。”

只有庸俗的人,才需要去研究那些庸俗的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目前来看,他遇到瓶颈了。

出门散散心好了。

…………

黄建漫无目的地走在校园里。

这里的一切他已经牢记在心,自从入学之后,在学校里走了一两次之后,他就将这里的环境全都记下来了,如今更是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

只要将学校地图置于坐标系中,确定起点和终点,他就可以计算出一个函数,每一步按照计算结果前进,必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躲避所有障碍,成功到达终点。

就像命运一般,从头到尾都是注定。

不过他并不会真的这样做。至于原因么——

校园中存在大量的变量。

路边长凳上的情侣、赶路的同学、一路盯着手机看小说的书迷、以及路边肥肥胖胖的野猫。

这些变量都是不可控的,但每一个变量又都会影响到他的函数。

所以他需要睁着眼睛,根据视野中出现的人,不断调整自己的函数,这需要极快的计算速度,刚好可以用来给大脑按摩——

一群人从他面前经过,同时有几只野猫相互追逐打闹,发出嗷嗷呜呜的叫声,有人要拉架,有人在围观。

不需要停下。按照他们的动向,只需要这样,这样……

忽然有一只猫停了下来,竖着尾巴开始哈气。

这跟他之前的计算不符。黄建来不及改变脚下的步伐,趔趄一下,险险地扶住旁边的小树。

果然,人类的大脑,生理局限还是太大了。

他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