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顿了一下,清晰地抛出计划:“我计划,创办一份全新的综合大报,名字暂定为——《亚洲日报》。
定位高端与主流,目标是覆盖港岛社会精英、工商领袖乃至辐射整个东亚华人圈。
它不仅仅是一份报纸,更是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平台、舆论阵地、文化高地。
这份报纸,将深度参与并影响港岛的未来发展。”
创报!
而且是定位如此高端的综合性大报!
这在七十年代的港岛,绝对是一项耗资巨大、挑战重重、困难重重的艰巨任务!
它不仅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投入,更需要顶级的人才储备、完善的发行渠道、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以及背后深厚的政治、经济、人脉资源支持,才能在几大老牌报业巨头,如《星岛》、《明报》甚至英资的《南华早报》的围追堵截下杀出一条血路。
霍英栋的心脏再次猛地一撞!
这年轻人的手笔,一个比一个大!
刚在漫画、影响左派报纸上展现能量,立刻就剑指报业王冠上的明珠!
“《亚洲日报》……好一个‘亚洲日报’!
林生这是意在登顶港岛报业之巅?”
霍英栋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光芒,没有退缩,只有对野心的激赏和对这份雄心的评估,
“气魄恢宏!
格局远大!
放眼亚洲!
林生这份志向,老朽佩服!”
他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道:“好!林生有此雄心壮志,乃我港岛华人之幸!
需要什么?
是资金、印刷设备、场地?
还是发行渠道、牌照办理、人才招聘?
霍家有的,林生尽管取用!
霍家没有的,老朽豁出去这张老脸,动用一生积累的人情关系,也定要帮林生打通关节!
总之,霍家,全力支持!”
霍英栋的承诺掷地有声,这份支持,几乎是不留余地的押注。
他对林火旺办报的前景充满了信心,这不仅是回报林火旺之前的字字真言,更是为霍家未来在舆论场上埋下至关重要的战略支点。
雅间内的气氛,因共同的文化事业目标,而显得更加热络和志同道合。
茶香袅袅中,两个相差了几乎半个世纪的男人,在共同的目标上达成了高度的一致。
……
不过,当霍英栋以为,创报已能代表林火旺在港的核心目标时,林火旺却放下了手中一直轻点的茶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的目光没有看霍英栋,而是投向了窗外那被夜色笼罩、远方闪烁着霓虹与万家灯火的港岛核心商业区——中环。
那一片象征着英资百年统治的璀璨光芒中,最耀眼的几颗星辰之一,便是置地广场(Jardine House,即后来的怡和大厦)那耸入云霄的建筑。
霍英栋敏锐地捕捉到了林火旺这瞬间的沉默与目光的落点。
他心中隐隐升起一丝预感:接下来林火旺的话,可能会更加颠覆他之前的认知。
果然……
林火旺的目光从窗外的夜景收回,重新聚焦在霍英栋脸上。
他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茶几上,姿态郑重。
房间里的温度,似乎都因此下降了几分。
“霍老!”
林火旺的声音陡然压得很低很低,如同耳语,却带着万钧之力,“方才所谈,文化立声,创办《亚洲日报》,固然重要,为百年大计奠基。但这……”
林火旺说着微微一顿,又道,“并非我来港的真正目标,或者说,是其中极其重要,但仍服务于核心战略的一环。”
霍英栋心中猛地一跳!
比《亚洲日报》更重要?
这年轻人,所图究竟有多大?
他屏住了呼吸,生怕漏掉一个字。
林火旺的声音更低了,几乎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与破坏力:
“我的真正目标,藏在港岛的心脏里,藏在那些自诩为女王皇冠上明珠的人怀中。”
“霍老可知,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这颗‘洋行之王’,它最致命的要害在何处?
它赖以统治港岛经济的基石之一,那几乎与港岛地标融为一体的巨无霸——置地集团(Hongkong Land),此刻,正在虚弱而不自知!”
霍英栋的瞳孔骤然收缩!
如同被强光刺到!置地?!
他怀疑自己听错了,但林火旺那斩钉截铁的语气和眼神告诉他,这是真的!
他霍家几代人在港岛奋斗,深知置地对于怡和、对于英资财团,甚至对于港岛本身意味着什么!
那是半壁江山,那是皇冠上的钻石!
这年轻人,居然把目标对准了置地?!
林火旺似乎没有看到霍英栋那一瞬间剧变的脸色,他的话语如同冰冷手术刀,精准地切入目标的核心:
“根据我所能掌握到的最新、最可靠的情报资料,”
林火旺的声音依旧低沉,却清晰无比,“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怡和洋行在置地集团的实际持股比例,大约只在……30%!
虽然他们依然是控股大股东,但这个比例,距离绝对安全线,还很远!
尤其,在如今我们华资崛起的这样一个背景下,更是一个无比巨大的漏洞!”
30%!
霍英栋在脑中急速搜索着自己知道的模糊信息,他本能地对这个数字感到怀疑。
怡和怎么可能让自己控股的核心子公司只持有30%?
但看着林火旺那不容置疑的眼神,他选择了相信对方的情报能力。
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
“不仅如此。”
林火旺的剖析还在继续,如同在法庭上陈列证据,“怡和为了维持他们对置地的控制,为了最大化其自身利益,长期以来一直刻意地、策略性地压制置地的股价!
你看……”
林火旺淡然一笑,十分郑重地说道,“霍老若是不相信,可以通过霍家的渠道去查一下。
怡和洋行在置地集团的实际持股比例,绝对不到30%。
而根据我掌握的最新情报,其精确数字只在25%左右浮动。”
林火旺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他们虽是名义上的控股股东,但这个比例远低于绝对安全线。
更关键的是,怡和深怕市场嗅到血腥味,引来其他资本巨鳄的觊觎,因此多年来一直以维持‘稳定性’为借口,暗中操控置地的股价保持在低水位运行。”
窗外,浅水湾的海浪声似乎在这一刻凝固。
霍英栋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眸骤然一缩,捻动念珠的手指也停滞在半空。
他并非完全不知置地的虚实,但如此精确到数字的内幕被一个年轻人轻描淡写地托出,仍让他脊椎窜起一丝寒意。
林火旺说得对——怡和确实将置地视为禁脔,宁愿牺牲市值也不愿引狼入室。
他脑中飞速计算:置地市值在去年末估计仅有六七亿港元,每股价格被刻意压在一两元区间徘徊。
林火旺是重生而来,即便没有情报来源,也比现在港岛任何人都更加清楚。
在真实历史背景下,1977年置地市值约6-7亿港元,怡和持股比例约25%,股价长期低迷。
所以,这绝对是一个绝佳的从怡和洋行手中将置地给鲸吞过来的最好时机。
林火旺捕捉到霍英栋的细微震动,嘴角掠过一丝笑意:“霍老,您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股价低迷,正为我们创造了最佳的吸筹时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可以通过分散隐蔽的渠道——比如英资券商、新加坡代理行、甚至海外离岸基金——以零敲碎打的方式,一点一滴地吃进流通股。
怡和的目光现在全盯在白银黄金等国际贵金属期货,以及九龙仓的争夺上,这正是我们悄无声息建仓的黄金窗口!
等到怡和回过神,我们手中的筹码已足以撬动整个棋盘。”
“而且,怡和洋行与置地集团之间层层叠叠的债务迷宫,也是他们最大的软肋。
他们用置地的地皮和租金反哺怡和的全球扩张,资金链绷紧如弦。
一旦有外力撕开一道裂缝……”
林火旺的话没有说完,但那种无声的暗示,如同刀锋划过一般,令霍英栋心领神会——这不仅是金融战,更是对殖民资本的精准肢解。
霍英栋深吸一口茶案上残留的沉香,那沉淀了半世纪的凝重气息也无法压下心中的滔天巨浪。
眼前这个比自己幼子还年轻的面孔,竟能将怡和的命脉拆解得如此剔透!
从白银布局,到文化造势,再到此刻直指港岛经济心脏的吞并计划,每一步都环环相扣,算计如棋。
他仿佛看到一条潜伏的龙,爪牙已悄然扣住港岛的基石。
“好!好!好!”
霍英栋连叹三声,声音中既有对林火旺布局的激赏,也有对这股莽荒之力的震撼,“林生这一盘大棋,将天时、地利、人和皆纳于股掌之中!
怡和那群鬼佬作威作福百年,怕是做梦也想不到,最后要跌在你这样一位后生的棋局里。”
他放下手中早已冰凉的茶盏,紫砂与木几相触的轻响在寂静中分外清晰,继续说道:“霍家在汇丰、渣打皆有嫡系脉络,南洋侨商资本也尽可调动。
我会吩咐震挺,让他调派最精干的人手,协助林生分二十条线以上入场吸筹——每线金额不超过百万,账户遍及伦敦、纽约、星洲,保证如同细雨入海,无声无息。”
霍英栋的眼神锐利如鹰,“只是……”
他顿了顿,终究问出那个横亘心头的疑问,“林生如何确保,怡和不会在我们布网之时,突然增持反制?”
林火旺轻笑一声,那笑声带着一种近乎睥睨的笃定:“他们不敢,也无力。霍老可知为何?”
他从怀中取出一张折叠的剪报——赫然是昨日《南华早报》财经版头条。
标题触目惊心:“怡和财报预警,全球债务逼近临界点!”
“怡和为收购南非金矿,向汇丰质押了17%的置地股权。”
这些都是林火旺基于真实历史发展,去刻意找来的报纸新闻,事实上1970年代的怡和的确因扩张频繁而一直在质押资产。
若国际的金银价格变动过大,以及怡和这边抵押的资产突然暴跌的话,汇丰随时可强行平仓,那17%的置地股份。
怡和现在正焦头烂额筹钱填各种坑,哪有余力护盘?此乃天赐良机!
霍英栋接过剪报的手指竟微微颤抖。
所有碎片在林火旺口中拼合成一幅无懈可击的猎杀图景:白银狂潮吸走怡和的流动性,股价压制暴露了股权软肋,债务危机封死了对方退路。
而林火旺,正是那个在暗处拉弓搭箭的猎手。
可怕!
实在是太可怕了。
这份算计!
这份权谋!
霍英栋纵横港岛半个世纪,都从未见过像林火旺这般的天纵其才来。
此时此刻,他真的相当的庆幸,林火旺是友非敌。
他也由衷地为怡和洋行感到悲哀,竟然被林火旺这般可怕的敌人在暗中给盯上了。
……
雅间内一时之间彻底陷入死寂。
唯有窗外渐起的海风,吹得窗棂呜呜低鸣,就像为一场巨变奏响的序曲。
霍英栋缓缓靠回椅背,目光从林火旺年轻却深不见底的脸庞,移向窗外那片被夜色吞没的维多利亚港。
那里灯火璀璨,每一束光都代表一个匍匐于英资财团脚下的港岛旧秩序。
而此刻,一个更凶悍、更贪婪的新秩序,正被眼前这青年生生撬开裂缝!
他终于放下所有权衡与试探,那沉积半世的枭雄气魄在眼底燃起,一字一句道:
“林生啊!不得不说,你今天真的是惊到我了。
你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了!”
霍英栋的这声喟叹,可以说是裹挟着对林火旺惊涛骇浪般的激赏……
无与伦比的震撼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栗,狠狠撞碎在这“听涛阁”的沉香余韵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