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暗访发现不少问题(2 / 2)

李琴热情地带秦云东到靠南墙的一组沙发落座,并顺手关上窗户,启动窗式空调开关。

随着拖拉机般的轰鸣声,凉风裹着霉味吹向空中。

“我们这儿条件差,您多担待,您怎么称呼,做哪个行业的?”

李琴拿起茶几上名片盒的名片递给秦云东。

“我姓秦,做管理咨询行业……”

秦云东还没有说完,那位叫小凯的年轻人把一次性塑料水杯放在茶几上,并挨着秦云东坐下。

“我去过沿海市,的确很发达,不知道你们那里的公务员工资是多少?”

小凯根本不关心招商,他更感兴趣收入对比。

“嗯……工资不好说,不同单位不同级别不同成绩,拿的工资肯定不一样喽。”

秦云东微笑着回答。

李琴很不满小凯打岔,白了他一眼。

“你还想和沿海市比?先比一比咱市的保税区、高新区和经开区吧,只要有业绩,到哪里都能吃香喝辣,没能力的人,就算到了沿海市也会饿死。”

“哎,李姐,您要是这么说,我就要和您掰扯一下了。难道是我能力不行吗?人家保税区、高新区和经开区都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免税减税、出口退税、出口奖励,就是土地出让都能分期,咱有啥吸引企业的政策呢,我拿什么跟家人拼?”

小凯翘起二郎腿,拍了拍堆着半人高的《招商政策汇编》,一脸的不服气。

他的话引起中年男人的共鸣,他放下报纸唉声叹气地附和。

“咱不用比那几个区,就说临江新区吧,人家上周刚签了个制药公司,物流补贴一次性给了三百万。咱拿得出这笔钱吗?前两天有个企业问‘交通便利不’,我硬着头皮说‘离高速口只有八公里’,人家抬屁股就走,还撂下一句话,‘新区就在高速口’!”

听着几个人轮番抱怨,秦云东的目光扫过墙上的“招商引资进度表”。

计划栏写着“六月目标:签约三个一百万元以上项目”,但结果栏却标着一个红色的0。

“看来你们区招商确实有难度,难道真的没有办法扭转了?”

秦云东拿起水杯,看向李琴科长。

“办法?我们局长只会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唉,领导说的都是无比正确的废话,能执行的办法一条也没有。我们这些小兵又能咋办。”

李琴也被同事的情绪感染,开始不停发牢骚。

或许她觉得,这位客人铁定留不住,所以也就直接放弃了。

“李姐说得对,我是天天研究人家保税区的政策,比读大学课本还认真。但咱啥政策都享受不到,我想破头也想不出办法。我是真心想走啊,就这点工资,我怎么养活老婆和娃啊。”

小凯摸出半包红塔山,向办公室里的男人们散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