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当官要学黎卫彬(1 / 2)

“老廖啊,我看松和那边的意思,现在方案只是一个初稿吧。”

“解军那边是什么意见?”

办公室里。

黎卫彬仅仅是翻阅材料就足足花了十多分钟,一直看到最后一页这才放下手里的材料朝面前的廖波开口问道。

“黎书记,解县长那边的意思是让我先跟您做一个请示。”

“具体的想法要等他明天从市里回来之后再跟您做一个详细的汇报。”

这两天市里正在召开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

解军今天一早就去了黄江市,这个事情黎卫彬也知道。

只不过从解军跟廖波的反应来看,他也能猜到现在槐林县这边几个班子成员的想法。

说白了还是他这个书记的影响太大,以至于不管是县长解军还是作为常务副县长的廖波,在很多问题上都不敢轻举妄动。

出现这种情况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在整个槐林县他都能做到如臂指使,坏就坏在扼杀了班子成员的创造性。

不过这个现象也不是三两句话就能消除的,肯定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想了想黎卫彬就开口道:

“这样吧老廖,关于松丰槐城际高速这个项目,松和那边的方案肯定要做一定的调整。”

“具体从哪些方面调整由你来负责,后续项目推动落实的任务也交给你了,你是常务副县长,建设方面的工作要主动担当起责任来。”

“解军那边我回头会跟他打招呼,我们槐林县不比松和家大业大,现在是只争朝夕啊。”

突然听到黎卫彬开口来了这么一席话。

其实廖波心底还是很诧异的。

不过既然黎卫彬开口了,他当然也不能拒绝,所以虽然心存疑惑,但是也只好点头答应下来。

办公室里。

等廖波离开之后,黎卫彬这才重新拿起那份方案进一步细看起来。

松和这个城际高速的设想,其实他在松和担任书记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来了,当时是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的重要一环来构想的方案。

可惜他还没有来得及去推动落实,自己就已经调离松和来了槐林这边。

此前王宪冬调任松和市担任书记之后,私下里专门跟他联系过,谈的就是关于松和市下一步发展的一些问题。

在这个方面,于情于理黎卫彬都不会藏拙,所以关于松和下一步发展的一些构想,他基本上和盘托出跟王宪冬做了一个十分详细的交代。

说起来主要就是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个是继续深化推动松和市的产业转型升级。

包括围绕松和食品、松和农贸集团这两大企业持续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构建以柳南陶瓷为核心的特色产业体系;持续推动以松和农机为主的农业机械产业发展,以及打造以松和旅游集团和鸿运物流为代表企业的服务产业。

第二个是依托绿色产业和旅游产业,通过架构区域交通体系、区域市场体系、区域人员交流体系来进一步推动松丰槐区域经济的发展。

最后一个就是松和市自身的建设了,包括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市政建设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