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0章 常委会的分歧(2 / 2)

他挥挥手:“先回去弄清楚情况,一小时后常委会上,我要听详细汇报。”

楚俊生像得到特赦,踉跄着起身,公文包带缠在椅背上也没察觉,硬生生扯断了线。

他走到门口的时候,沈青云突然说:“楚俊生同志,记住,宣传工作不是粉饰太平,是要守住底线。”

楚俊生的脚步顿住,肩膀微微塌陷,没回头,只重重嗯了一声,推门时带进来的寒风卷起他散落的文件,在办公室里打着旋。

沈青云看着满地乱飞的纸张,抓起内线电话:“张银峰,通知所有常委,一小时后召开紧急会议。”

“是。”

电话那边的市委秘书长张银峰连忙点头答应着。

窗外的雪又大了,将市委大院的雪松压得弯下腰来,像在为某些遗忘的历史低头。

沈青云望向窗外,光秃秃的梧桐枝桠上挂着残雪,像无数双质问的眼睛。

………………

一小时后的市委会议室,长条桌两端的台灯亮着,将每个人的脸照得一半明一半暗。

楚俊生坐在沈青云斜对面,面前的笔记本写满了字,笔尖却在“热搜排名第三”几个字上反复涂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市委副书记朱晓元刚到滨州不满一月,深蓝色夹克上还沾着从基层带回的尘土,他摩挲着党章徽章,目光锐利如刀。

“人齐了。”

沈青云的指尖在桌面上敲出节奏,淡淡地说道:“俊生同志说说情况吧。”

楚俊生猛地抬头,喉结上下滚动:“就在上个月,方圆县为吸引投资,给所谓开拓团立了功德碑,碑文里写着促进地方发展。网友拍到照片后,半小时内转发过十万,现在热搜前二十有三个相关词……”

他翻到手机截图,声音发颤:“评论区全是骂声,有人说我们忘了历史,还有人把这事和去年的供暖腐败案联系起来,说我们对外谄媚,对内吸血。”

“荒唐!”

朱晓元突然拍案,藤椅在地面蹭出半尺远,咬着牙说道:“开拓团是历史教科书里的侵略者,立功德碑?这是在往老百姓心上捅刀子!”

他的眼镜滑到鼻尖,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必须立刻拆除石碑,追究方圆县委书记和县长的责任,党内警告起步。”

“碑已经被几个热血青年砸了一大半。”

楚俊生解释道:“方圆县公安局那边已经把他们放了。”

坐在朱晓元对面的市长刘彦昌轻轻叹了口气,转动着茶杯盖:“晓元同志稍安勿躁,我了解过,方圆县是想引进日资汽车配件厂,才出此下策。”

他抬眼看向沈青云,语气缓和:“他们出发点是好的,就是历史意识淡薄,批评教育一下就行,没必要上纲上线。”

“出发点好就能立碑?”

朱晓元冷笑一声,从公文包里掏出本泛黄的县志:“抗战期间,这批所谓的开拓团在方圆县强占了三千亩良田,烧死了六十七个反抗的村民,县志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他将县志拍在桌上,纸张哗哗作响:“这种历史伤痕上跳舞的行为,是批评教育能解决的?”

常务副市长肖如水推了推眼镜,迟疑着开口:“那个汽车配件厂能带来近千个就业岗位,现在正是招商引资的关键期……”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朱晓元打断:“用出卖历史换来的工作岗位,老百姓坐得安稳吗?”

听到他的话,会议室里的常委们不少人都纷纷点头。

很显然。

对于这件事,他们是赞成朱晓元想法的。

当然,也有人眉头紧皱起来,毕竟肖如水和刘彦昌说的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