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你们说,城里那些贵人们,知道咱们运煤的辛苦不?”一个年轻队员突然问道。
猛子哈哈一笑:“管他们知道不知道呢!今年冬天,咱家里不也用上蜂窝煤了吗,晚上回去热炕头一躺,那才叫踏实!”
矿场这边,一身加绒卫衣的韩蕾和赵樽等人站在高处,他们的身边还跟着唐小童和杨海波一家。
唐小童和杨海波要负责北关永安城和凌安城对外的通商贸易。所以,韩蕾陪他们一起到北关来看看,给他们介绍一些这边的情况。
韩蕾望着远去的车队和仍在劳作的矿工们,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转身对身旁的书记官道:“记录一下,今天的出煤量比昨日又多了一成。通知厨房,晚上加菜,每人多分一个馒头。”
“是,大人。“书记官迅速记下,犹豫了一下又问,“王妃,这批矿工表现确实不错,要不要考虑提前给几个表现突出的转正?”
韩蕾沉思片刻:“再观察半个月。改造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得确保他们真的改过自新了才行。”
韩蕾话音刚落,赵樽修长的手指突然指向矿场东南角,玄色的袖口在风中轻晃:“丫头,你看那边。”
韩蕾正低头看着书记官手里的产煤记录,闻言抬起小脸,鬓边一缕碎发被山风吹得翘起。
韩蕾顺着赵樽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的煤堆前,一个瘦高个矿工正歪歪斜斜地靠着铁铲木柄,活像根晒蔫的豆芽菜。
那铁铲随着他抖腿的频率一上一下地颠着,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那人则眉鼠眼的四处乱瞟,像是在观察着什么,许久才铲起一铲煤装进旁边的竹筐里,然后又扶着铁铲休息半天,瞎子都能看出他在磨洋工。
别的矿工都在挣表现努力干活,巴不得早日恢复平民之身,这家伙倒好,直接明目张胆的偷懒。
“嘿哟!抓到个偷懒的。”韩蕾双眼一亮,从腰间摸出望远镜仔细一看,忍不住轻笑道:“这不是老熟人吗?”
那个偷懒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几个月前韩蕾带着难民们回苍州时,在荆州冕泞县驻扎遇到的那个地痞流氓,后来被她扔到阴山煤矿做了劳动改造的第一人——冯三。
这一下韩蕾来了兴趣,拖着赵樽就朝冯三走去,唐小童等人也赶紧跟上。
远处的冯三果然是个偷奸耍滑的老手,他正打着哈欠伸懒腰,突然瞥见远处有人朝自己走来,他抄起铁铲就往竹筐里猛铲煤块,动作夸张得像是要把整个煤山都搬空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多卖力呢!
冯三余光瞥见几人走近,铲煤的速度又快了三成,煤块在竹筐里砸出“砰砰”的闷响。
“冯三儿~”韩蕾拖长声调,背着手绕到他面前。“今儿个装了几筐啦?”
冯三手一抖,铁铲掉在煤堆上。
他抹了把脸,顿时成了只花脸猫,待他看清是韩蕾,顿时暗叫不好。经过上次在冕泞县的事,他知道这韩蕾可不是好惹的。
“韩、韩姑娘!你、你怎么来了?”
韩蕾没回答他,继续追问:“我问你今日装了几筐了?”
“这……那个……”他眼神飘忽,手指无意识地揪着脏污的衣角,“大概……约莫……”
“嗯?”韩蕾眯起杏眼,腮帮子微微鼓起。明明是个娇俏模样,却让冯三腿肚子直打颤。
这时一队巡逻士兵正巧经过,韩蕾突然提高嗓门。“王队长!劳烦留个弟兄每日‘贴身伺候’这位冯公子。”
她特意在“贴身伺候”几个字上咬了重音,“每日给他加活,干不完,就不许他吃饭。”
“啊?”冯三闻言差点跪了:“韩姑娘饶命啊!这、这堆得有小山高,我……”
他指着身后堆积如山的煤块,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韩蕾忽然踮起脚尖凑近他,一片雪花落在她卷翘的睫毛上,嘴角还挂着甜甜的笑,可说出来的话却带着明显的威胁之意。
“冯三儿,你知道上一个偷懒的人是什么下场吗?”
冯三咽了口唾沫,摇头时脖子发出“咔”的轻响,觉得凉风直往脖子里灌。
“他的骨灰啊……”韩蕾压低声音,突然伸手拍了下冯三的肩膀,“已经被混进蜂窝煤里啦!现在说不定正在谁家炉子里'噼里啪啦’烧着呢~”
“啊?”
“哐当”一声,冯三直接坐进了煤堆里,两条腿抖得像筛糠。
闻言,一旁的唐小童和杨海波等人也忍不住瞪大了眼。
韩蕾却背着手,优哉游哉地绕着冯三转圈:“你想知道那人是谁不?”
冯三摇头,表示自己不想知道。
韩蕾却非要让他知道,“就是朝廷新派来的北关元帅——曹雄哟!”
“啊?”
冯三的眼珠子瞪得都快要脱眶而出了,全身汗毛倒竖。
朝廷钦命的驻关元帅,被这魔女做成了蜂窝煤?
冯三此刻看着娇俏甜美的韩蕾,活像见了地府里爬出来的罗刹女。
只有赵樽突然别过脸去,拳头抵在唇边,以遮挡嘴角压不住的笑意。他束发的银冠闪闪发亮,衬得他的侧脸线条愈发清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韩蕾知道他在偷笑,睨了他一眼,转头又板起脸对冯三说:“还愣着干嘛?等着我请你吃晚饭呢?你若再敢偷懒,小心我把你也变成蜂窝煤。”
冯三“嗷”一嗓子跳起来,抄起铁铲就开始疯狂铲煤,那架势活像身后有恶鬼在追。煤块雨点般落入竹筐,扬起一片黑雾。
“这才对嘛~”韩蕾拍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转身时发梢在空中划出一条俏皮的弧度。
她冲赵樽歪头一笑,挽起他的胳膊:“走,我们去贸易集市那边看看。”
阴山之麓,雪絮纷扬,天地一白。
阴山煤矿附近的背风处有一块正在施工的空地。开春后要与突厥通商,为筹备边贸事宜,赵樽早已命永安城修建棱堡的工匠,带着士兵在这里赶着修建贸易集市。
此处选址颇为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