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此次大移民行动中,居然给卢山可所在的南疆省划拨了一千万的人口。
这把卢山可差点激动得脑梗都出来了。
那可是一千万华人啦!
如今整个婆罗洲才六百万人口,华人也就五百万,而苏拉威西群岛,现在可以说还是一个巨大的无人区。
在得到南疆省居然有一千万配额的时候。卢山可和省委的几个主要领导研究决定。
将这一千万的份额平分了,婆罗洲和苏拉威西群岛分别五百人。
有了这一千万华人移民的到来。卢山可相信,南疆省的开发进度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对于如今的南疆省来说,除了人口,其它什么的都很充裕。
国家制定的移民政策是,每个人可以分到三十亩土地的永久使用权。
等移民到了南疆省,却突然发现当地政府居然给他们来了一个双倍的快乐。
王武虽然是一家的老二,却在这次人口迁移中,成为了四个家庭的主心骨。
当四个移民家庭到达南疆的移民集散地的时候,被告知他们在南疆每个人会有六十亩的土地,每家的房屋都修建好了,此外,每个家庭还有一头大牲口。
这个时候,王武想起了作战时,陪同他们参与了几场战争的那头大骡子。
“王武,我们选择哪个具体的地方移民?”
对于自己这个女婿,赵盼是越来越满意了。
赵盼以为作为外来户移民,到了新的地方,肯定会遭到本地人的排挤。
没有想到,王武居然给大家选择了一个根本就没有什么人口的苏拉威西群岛。
也不能说这个岛没有什么人口,毕竟这个苏拉威西群岛拥有十八万平方公里,作为世界第十一大岛屿,本来拥有四百万人口的,但是印尼在将该岛移交给卢山可的时候,就已经将岛上的人口迁移了三百多万到其它岛屿上。
偌大的苏拉威西群岛如今只有几十万人。
但是,随着华夏移民的到来,苏拉威西群岛必将快速进入新的繁荣时期。
王武在苏拉威西群岛的地图上来回看了良久,最后将手安在布奥尔县的第八移民镇的第五移民新村。
该村的设计容纳人数为一千人,计划里拥有一群小学。
作为曾经的一个老兵,王武当兵的时候,就在布奥尔县驻扎过一段时间。
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
环境、气候、土壤、水源等等,对于出身农民的王武来说,这里就是仙境。
唯一不好的是,在布奥尔县境内有几个当地人的部落,对我方人员有些敌视行动。
当初在部队的时候,王武跟随驻军部队就对几个有敌意的部落展开了军事行动。
在正规部队面前,这些所谓的反抗部落在军事能力上,简直就是一无是处。
就算那几个部落如今还在偷偷地从事反抗的业务,王武同样对他们是不屑一顾。
当王武带着四个家庭赶到布奥尔县第八移民镇第五移民新村的时候,眼前的情景对于王武来说就是既熟悉又陌生。
说是熟悉,是因为这个移民新村就是王武所在的营开辟出来的。
这里的房屋和土地都是我军部队修建和开辟出来的。
军队里面拥有大量的大型机械,无论在打地基,还是在开辟更好的土地方面,都更加有优势。
当四个家庭来到第五移民新村的时候,对这里的情况那是相当满意了。
每家每户都拥有一个围墙围起来的小院子,而每个小院子里面还有一个面积达一亩的菜园子。可以在这个菜园子里面种植一些瓜果蔬菜。
想一想,都美得很!
王武和大哥分家了。
大哥王文家里有两个孩子,到这里后分了二百四十亩的土地。
王文的两个孩子,老大是个六岁的女儿,老二是一个四岁的儿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来到新家,那叫一个兴奋,仿佛两匹脱了缰的小马驹。
房屋是一排简易的平房,有八间房子。
作为过渡的房子,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等手里有钱了,重新盖一个自己满意的房子。
王家父亲和母亲跟随王武这个小儿子,这么一来王武家里也有二百四十亩的。
尽管家里有一头大骡子,还有一架和大骡子配套的马车,但是王文表示,就他们两口子,想要经营好些两百四十亩地经营好,似乎都是很得劲的。
王文王武兄弟两个一合计,决定买一台拖拉机。王武当兵几年,退伍时的补偿费可是不老少,买上三五台拖拉机都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说收益什么的。
在这个地方,一般都是种植水稻,等到水稻成熟的时候,一个农村家庭也就那么几个人想要用手工收割的方式在几天时间内收割一两百亩地,想一想就可以了。
这种大规模的粮食种植,只有依靠机械化的。
而且,有了拖拉机以后,王武还可以承包更多的土地。
王武在开始和他老汉说起要买拖拉机的时候,他的老汉还不同意。
在老人看来花那个钱买那么贵的铁牛干嘛。
农村人种地,这都几千年了,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是,王武仅仅给他的老汉算了一个账,王老汉就老老实实什么话都不说了。
一个人一天能够收割几亩的水稻?
人工收割,三四个人,一天最多收割一亩的水稻。
而他们两家六百多亩的水稻田,多久能够收割完?
他们两家全体出动,大半年才能收割完一茬。
水稻成熟了,在地里能放多久?顶多十天半个月。
再久,成熟的水稻就会点到地里了。
而用收割机收割,一个人一天轻松收割上百亩。
其实,王武还有一件事没有和他的老汉说,他打算和移民新村的几个退伍老兵一起合伙购买一套大型联合收割机。
到时候,还能加快粮食的收割速度,甚至还能挣别人的钱。
在苏拉威西群岛,水稻一年能够熟三次的。
而且,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