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就说到这里吧,对你的想法我非常感兴趣,你在会议之后把这些都形成书面报告送到我办公室来。”
“是,许书记。”
许剑锋笑着对顾锡明说道:“顾市长,你手下居然有如此高明的人物,你这是藏着不让我知道啊,怎么了?怕我挖你的墙脚?”
顾锡明尴尬地说道:“这有什么藏不藏的……”
他心里却道:“你们俩在这跟我唱双簧呢,是吧?一个今天开会的时候抛出这样的议题,一个连稿子都不看,就在那夸夸一通讲,要是不是事先就得知有了准备。背过稿子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发挥,当我是三岁小孩的。”
顾锡明只觉得是许剑锋有阴谋,完全没考虑到是自己的问题,事实上许剑锋和陆中华之前还真的是不认识。
顾锡明完全不这么想。
许剑锋有点哭笑不得,看到顾锡明看上去完全误会了,自己虽然确实做好了先手的准备,但是准备的那个人是马大庆,而并非陆中华。
这个陆中华跳出来。
发挥得比马大庆还好。
跟许剑锋之前跟马大庆通过气的那一些说法,可以说是不谋而合,甚至在很多的地方都属于升级了。
就算是许剑锋和马大庆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如这个陆中华所说得那么详实,那么有可行性。
当然了,并非许剑锋和马大庆,能力不足,主要是他们开始研究这个方向,时间还比较短。
误会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顾锡明看许剑锋就像是,丢了斧子的那位樵夫怀疑是邻居偷了斧子一样。
樵夫还能找到自己的斧子,从而解除对邻居的怀疑。
顾锡明就没有那个机会了,因为很明显接下来许剑锋必然会重用和提拔陆中华。
这样就坐实了顾锡明的想法,认为陆中华就是许剑锋的人,只不过是许剑锋的传声筒而已,是许剑锋把手伸到市政府内部来的一个趋向化的表现,完全没有在自己身上考虑问题。
“刚刚这位同事说得非常好,咱们松海考虑问题的时候应该放眼全国甚至放眼全球,现在由于通信交通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咱们一个城市的发展一定要和全球有机地结合起来。接下来要考虑这一方面的合作,我们松海应该成立一个考察团,赶赴非洲来好好地进行考察,和当地的政府谈成这一些项目的合作。”
听说要成立一个考察团,顾锡明顿时就不困了。
虽然现在今时不同往日,出国什么的已经不怎么稀奇了,也就是八九年代的时候,政府官员把脑袋都削尖了,想要挤到考察团里边去,去外国潇洒一圈。
那时候,大部分的考察团是真的奔着考察去的,但是也有不少的考察团是奔着出去玩儿的。
考察团十几个人真正干活的也只有那两三个,剩下的全部都是通过裙带关系塞进去的,去了就为了逛街买东西,在免税的商店买那些国内很难买到的东西。
现在已经不存在这种问题了,但是能够出国玩一趟,而且也不花自己的钱,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定一下这个考察团的具体的名单,那自然而然就是一个你争我夺的问题了。
“我本人出任这次考察团的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