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狼群进村(1 / 2)

“什么缝纫机?”

郭文秀停下手里的动作,不解地看着弟弟。

“就是大伯大婶卖给供销社的那台缝纫机,姐夫给它买回来了,姐夫说家里没人会用这玩意,让你过去教教大伙。”

得知陈镇国将郭长远卖到供销社的缝纫机又买了回来,郭文秀听后倍感意外。

脑中生出了和郭文斌相同的念头,陈镇国手里到底有多少钱。

近期,陈镇国花钱已经不是大手大脚,根本是花钱如流水。

不但隔三岔五地给家里添置东西,还给了郭文秀一家两百三十元钱。

三十块钱用来打发媒人,另外两百块钱用来退彩礼。

这些钱,难道都是陈镇国上山打猎,用猎物换来的吗?

百思不得其解的郭文秀动作麻利做好晚饭,跟着弟弟一块来到陈镇国家里。

“文秀姐,你可算来了,缝纫机到底该怎么用呢?我们谁都不懂。”

见郭文秀来了,陈柔忙将未来嫂子带到里屋。

靠边炕沿的位置放着一台老毛子的缝纫机。

陈镇国坐在炕上,怀里抱着小侄女丫丫。

陈月和杜贵芳围在缝纫机两边看着稀奇。

“我先瞅瞅。”

郭文秀心里也没底。

虽然上过大学,不过学的是农业,而非机械。

面对这台全机械结构的缝纫机,郭文秀也有些抓瞎。

七八十年代,缝纫机逐渐从高级工业品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居家必备的生产工具。

而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缝纫机属实是高档品中的高档商品。

结构复杂程度远在自行车之上。

蹲在缝纫机前,郭文秀认认真真地开始研究。

陈柔说道:“哥,你别一直傻乐啊,帮嫂子一块看看,这台缝纫机到底怎么用。”

陈镇国将小侄女放在炕上,哭笑不得道:“大妹,你这可就为难我了,我要是知道缝纫机怎么用,早就教你们了。”

买回缝纫机,陈镇国才想起一件事情。

这个年代缝纫机尚未普及,城里都没有多少人会用,更别说乡下。

不过东西已经买回来,自然不能再退回去,大不了一边摸索一边学习,总能把缝纫机摆弄明白。

“要不,你去问问那些城里来的知青?”

看了大约一个多小时,郭文秀彻底败下阵。

隔行如隔山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这倒是个主意,你们先在这等着,我去知青点问问。”

眼瞅着郭文秀也鼓捣不明白,陈镇国二话不说,穿上鞋子披上衣服去了知青点。

还别说,知青点里的十四名知青里面,真有人会摆弄缝纫机,而且不止一个。

没多久,一男一女两名知青来到了陈镇国家。

男知青名叫林涛,父亲是一名归国机械工程师。

女知青赵婷婷出生于干部家庭,属于第一批使用缝纫机的城市居民。

赵婷婷负责现场演示,脚踩踏板开始操作。

林强负责介绍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应该怎么排查,如何处理。

介绍过程中,郭文秀找来纸笔将缝纫机的各种零部件名称写在本子上,又在赵婷婷的指导下试着操作缝纫机。

陈镇国听了一半,脑子就乱了。

乖乖,不愧是高级工业品,单是零件就有数百个。

主轴,机针,夹线器,一个又一个的名词,听得陈镇国眼花缭乱。

使用缝纫机简单,可要说起修理缝纫机,难度和修汽车没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