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抱团取暖(1 / 2)

陈文民差的不是钱,而是买缝纫机的关系。

先去供销社瞧瞧,打探一下风声。

如果没有人盯上缝纫机,陈镇国会马上出手将它买回来。

若是被一些公社领导盯上,提前预订下来,陈镇国也只能忍痛割爱。

毕竟,陈镇国能在村里横着走,不代表去哪都能横着走。

特别是公社,陈镇国没能力指手画脚。

陈镇国最大的靠山徐海涛,仅仅是公社二把手,上面有第一主任,下面还有第三,第四主任。

“徐亮,你要是活腻了,就自己上山找棵树吊根麻绳自我了断,别溅我一身雪。”

陈镇国赶着驴车行驶在土路上,迎面过来一名低头走路的年轻人,以为对陈会主动让路,没承想驴车即将和年轻人发生碰撞,年轻人依旧是自顾自地往前走。

若非陈镇国眼疾手快地停住驴车,非得将年轻人撞出个好歹不可。

抬起头的年轻人,赫然下放知青徐亮。

陈镇国没好气地数落对陈走道不看路。

接着,陈镇国看向徐亮身后的陈向,沉声说道:“你小子千万别告诉我,今天又去了公社,如果你去了公社,别怪老子收拾你。”

话音刚落,徐亮突然哭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

说时迟那时快,徐亮号啕大哭,就像是个受了委屈的娘儿们。

郭文斌第一次看到男人哭成这个样子,摸了摸后脑勺,不确定地说道:“姐夫,他是不是被人欺负了?”

“徐亮别哭了,把眼泪给老子憋回去!”

陈镇国跳下驴车,抓着徐亮的衣领质问道:“有人欺负你,就说欺负你的事,别再哭哭啼啼,一副活不起的样子。”

“队长,那些人不但打了我,还把我身上带去的钱,全部给抢走了。”

徐亮哭哭啼啼道:“前几天,你说有人欺负我们知青,就报你的名字,我说了你的名字,那些人不但不怕,还抽了我两巴掌,抢走了我身上的钱,让我过几天再给他们送一百块钱。”

“要不然,他们看我一次打我一次。”

“奶奶的!他们是哪个村的?”

陈镇国怒道。

打狗还要看主人,过了这么长时间,周围几个村都知道下放知青归陈镇国管理。

一点面子都不给,过打人就打人,还特么敢抢钱。

这群人是不是以为陈镇国不在身边。

他们就能明目张胆的劫道!

徐亮哽咽道:“听他们的口音不像是当地人,有点像中原地区的人。”

此话一出,陈镇国心里咯噔一下。

不是当地人,难道是前段时间从关里来的逃荒百姓。

听完整件事情的经过,陈镇国既好气又好笑。

自己不止一次地说过,不需要这群城里知青感恩戴德,更不需要他们送东西。

只要本本分分地待在知青点,按陈镇国的吩咐进行生产劳动。

别给陈镇国找不痛快,更别出去招灾惹祸。

只要办到这些事情,比送陈镇国多少礼物都重要。

说是这么说。

城里来的知青们好像脑袋里只有一根筋,得知徐亮今天要去公社给家里寄信,众人再次提出凑钱送陈镇国收音机的事情。

带着一百多块钱,徐亮去了公社。

刚把信寄出去,就被一群外地人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