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备军三十万,平定安南(1 / 2)

安南的反贼,正是胡季牦。

距离传播的限制,在大明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也就是说,目前安南已经掌控在胡季牦的手里月余。

这一点,是朱英都没有想到可能会发生的情况。

毕竟在安南的,是他的大弟子刘胜,还有极为器重的赵秀才赵元弘。

赵元弘当初能够作为先遣人员,负责统筹安南事宜,可见在朱英的心中,是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事实也确实如此。

当年西域的很多布局,几乎都是由赵元弘完成,看似温和的外表,实则暗藏一颗狠辣的心,曾几何时在朱英的心里,赵元弘就是如同姚广孝一般的人物。

刘胜就更加不用说了,一直都是朱英群英商会时期,西域大本营的镇守,朱英可以四处奔波,就是依赖于刘胜坐镇。

可现在双双被胡季牦暗中抓获。

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并非是说小瞧了胡季牦,而是朱英很清楚于许多方面的安排,早就是超越了这个世代。

且安南还有五万大明精锐呢,加上先前陈慕月回安南省亲,威势大涨,怎的就被翻了盘。

有叛徒?

还是太过于大意?

到底是如何,现在也没有办法知晓,现在可不是说派遣人去调查的事情,而是要怎么去收拾,已经反出大明的安南。

到底是谁给他的胆子,胆敢在这个时候造反。

一场大战,显然是难以避免。

次日此事,就在朝廷上爆发开来。

对于安南这样的撮尔小国,京师的这些文武百官们,可从来没有将其放在眼中。

“区区安南小国,竟敢冒大不违犯我大明天朝,当真是不知好歹。”

“臣建议,立即派出大军即日出发,收复安南,好让其明白天威不可犯。”

一名文臣立即率先站出来表态道。

随即更多的大臣站了出来纷纷附议。

稍微明白点事理的都清楚,就现在大明的实力,已然是处于一个绝对强势的状态。

别说那海外倭国,就是如今的草原霸主北元,不都是服服帖帖的。

放眼天下,哪里还有什么威胁可言。

户部这边的大臣,更是一片赞成之声。

以往有可能出现战争的时候,户部多数都是反对之声,倒不是说怕什么的,只是掌管钱财的户部,更是知晓一场大战对于国库的损耗。

可现在就不用担心了,目前国库的钱财,真就多到不知道怎么去花。

去年的岁入都没用完呢,今年的岁入就已经是过来了。

打安南这么一个小国,对于国库来说完全不是什么负担。

此刻朝廷上,是一片声讨安南的声音。

大家都不是傻子。

不管是陛下也好,太孙殿下也罢,都是属于极为强势的君王。

搞什么特立独行,完全是没有必要。

别说是现在的大明了。

即便是朱英先前,又或者是历史上靖难的朱棣,又什么时候忌惮过安南。

朱元章曾经是有不征讨安南的想法,可那只是觉得打下来没什么用处罢了。

正要有什么事情触犯大明,自然还是要打的。

“传咱谕旨,着云南布政司备军十万,入广西布政司于安南边关。”

“着广西布政司备军下辖十二府,立即备军二十万。”

“封靖宁侯叶升为征南大将军,节制大军,封普定侯陈桓为征讨副将军。”

“整军三月,拿下安南。”

洪武时期和永乐时期,最大的差别在于哪里?

并非是兵多,而是将多。

此时的大明,出色的将领简直可以说如过江之鲫,群星璀璨。

历经元末乱世,一个个都累积了极为丰富的战争经验。

靖宁侯叶升早期就是攻蜀地,讨西番,而后又是在云南定边、姚安总制诸军,设立军营屯田,治理毕节卫。

常遇春是大明前最强先锋的将领,而在常遇春的下面,普定侯陈桓的名气也很是响亮。

譬如现在的南京城,当年在攻打的时候,普定侯陈桓就是第一个登城的。

其在攻城战和山地战中,普定侯陈桓尤为擅长。

勇气、智慧、武艺他全都具备,在和傅友德、蓝玉平定云南的过程中,无论那么艰险的城池,有他在,无城不克。

真要遍数大明如今的优秀将领,真的是太多太多,尤其是在战争这块,闭着眼睛随便挑就是了。

如果历史上不是因为蓝玉桉株连全死了,朱棣哪里能打到南京城下。

怕是还没出北平,就已经落败被擒。

这回指定将帅,还真就不是朱英定下的,是朱元章随手指定。

毕竟平个安南,算不得什么大事。

再过三月刚好是十月。

安南那边朱元章虽然没有去过,也不知晓什么叫热带雨林气候,但也知道安南地区常年炎热,临冬时节正是作战的好时候。

恰好在那个时候,广西地区的农田也已经收割完成,士兵们作战也可一心一意。

......

“安南不是啥问题,就咱现在的将士们来说,半年左右当可全部拿下。”

“现在咱所想的是,这安南拿下之后,到底是该如何。”

“大孙你怎么看。”

华盖殿中,朱元章对朱英说道。

很显然,朱元章现在也是多了几分心思。

虽然对于安南关注不多,可以往的一些情报表明,安南并非是他想象中的那般贫瘠,反而是属于较为肥沃之地。

如今恰好是碰到了这个事情,当然要筹谋一下。

朱英回道:“安南的造反,有些太急切了一点,且事发前没有透露出什么风声,显然准备的时间不够长。”

“孙儿若是没猜错的话,极有可能是先前陈慕月回安南省亲,给的压力太大,让他们觉得如果在这个时候再不反的话,以后就没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