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十年罕见的棘手问题,路易斯-约翰逊当然不能自己做决定。
他赶紧把事情上报了主编索洛恩。
索洛恩是《科学-物理》的主编,也是《科学》杂志核心人物之一,他对于国际物理的风向的把握还是很精准的。
‘风向’说的并不是学术方向,或是研究方向,某种程序上可以理解为‘政-治方向’。
科学家有国别,学术也是有国别的。
国际各领域的科学技术,一向都是以欧美为主导的。
最近几年时间,受到王浩个人成就的影响,数学领域和物理领域的主导权产生了变更。
物理领域来说,影响最大的就是超导科技领域以及理论物理。
超导科技领域,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因为超导相关的半拓扑理论基本趋于完善,自然也没办法改变什么。
理论物理就不一样了。
湮灭理论取代弦理论,成为了国际物理界最重大的物理理论。
湮灭理论是王浩个人创造出来的,他也塑造了湮灭理论的基础,并提供了理论发展的平台,让更多的物理学家参与进来。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湮灭理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出了很多领域内的研究,相关的研究论文就有几千篇。
当一个物理理论迅速发展,并且快速扩大的时候,内部自然就会形成‘学派’。
国际上逐渐形成了湮灭理论的两大学派。
一个就是以王浩为首的东方派,另一个则是相对有些松散的欧美派。
目前,两大学派并没有出现学术方向上的分歧,都是以王浩所塑造出的基础做研究,但相互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比如,有些学术期刊一直在统计,东方派有多少篇湮灭理论相关的论文,总计影响因子有多么大;欧美总计有多少篇论文,总计影响因子有多大。
现在依旧是东方派占据绝对优势,因为王浩的研究论文影响力非常大,他一个人甚至超越了整个欧美派。
但是,欧美派参与研究的学者,无论是数量还是水平都要强一些,他们也正在慢慢的赶上。
湮灭理论的研究,东方派和欧美派的竞争,就是国际物理界的‘政-治方向’。
索洛恩很清楚‘政-治方向’的重要性,欧美派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希望重新掌控物理理论研究方向的主导权。
在得知帕森斯和王浩同时投稿论文,并且研究内容产生直接冲突后,他马上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首先,王浩的论文肯定是要发表的。
帕森斯的论文并不是直接被打回,而是进入正常的审稿流程,也就是让同行进行评审。
如果论文没有明显的问题,就可以给予通过正常进行发表。
索洛恩做出决定后,还提点了一下路易斯-约翰逊,“当然不能驳回帕森斯的论文,来德利-帕森斯是最有影响力的湮灭理论学者之一。”….“这是暗物质的研究。”
“弦理论也有暗物质的解析,但没有人能证明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你明白了吗?”
路易斯-约翰逊思考着恍然大悟,“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们都没有办法验证。”
“所以正常进行评审,正常进行发表,对吧?”
索洛恩摇头道,“你还是没有把握关键因素,最重要的是,帕森斯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教授。”
“如果这篇论文出自东方学者,我们就可以直接驳回,因为它和王浩的研究是对立的。”
“但是,帕森斯不是东方学者,而且个人也很有影响力。”
“所以,增加一篇不能够被证明的理论研究论文,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下约翰逊明白了。
……
帕森斯的论文水平还是很高的,其中的数学构架、逻辑框架都没有任何问题,也和现有的物理不冲突,并且是急于湮灭理论做出的研究。
它的论文不只是通过了同行评审,而且得到的评价还非常高。
哈佛大学的着名理论物理学家格雷格-豪尔森,评价说道,“这一篇研究,对暗物质进行了深入解析,解答了一些之前不能解释的问题。”
“研究对于湮灭理论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格雷格-豪尔森个人还是很有影响力的,他是宇宙论的支持者,也做过弦理论的研究,后来则是专注于量子场论方向,并站在了弦理论的对立面。
现在他转而研究起了湮灭理论。
换句话说,格雷格-豪尔森从事过很多方向,他不具备学术的忠诚性,也只是把物理理论的研究当成工作而已,但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宇宙论、弦理论、量子场论,还是湮灭理论,他都发表过顶级期刊的学术论文。
这才是最令人惊讶的事情,也足以证明格雷格-豪尔森的优秀。
很快。
《科学-物理》期刊刊登了新一期内容。
一些学者浏览新一期目录的时候就注意到两篇内容直接冲突的论文。
他们顿时惊住了。
国际舆论很快就出现了针对性的热议,“《科学-物理》期刊,竟然刊登了两篇直接冲突的论文,其中一个是正确的,另一个肯定是错误的。”
“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不就等于是说,肯定会有一篇错误的研究论文吗?”
“一个作者是帕森斯,另一个作者是王浩?湮灭理论的三号人物和一号人物的直接交锋……”
“这绝对是今年国际物理界最重大的新闻。”
《科学》杂志当然不会任由舆论发酵,他们的发言人对此进行了解释,“两篇论文都通过了评审,我们无法找出其中的问题。”
“另外,理论物理的研究没有绝对正确。”
“我们再仔细讨论以后才决定把两篇论文都发布出来。”
‘理论物理没有绝对正确’,一句话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每年的顶级期刊可能很多理论物理的研究,像是弦理论相关的研究,有不少都出现在顶级物理期刊,谁也不能保证其中的正确性。
现在刊登内容直接冲突的论文,也就可以理解了。
反正都是理论物理。
另外,论文的作者也是舆论焦点,一个是湮灭理论的三号人物来德利-帕森斯,另一个则是湮灭理论创始人王浩。
谁的研究是正确的?
国际物理学界发生了巨大的争议。
如果换都是其他研究,绝大部分学者一定会支持王浩,因为王浩个人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帕森斯根本就不具可比性。
这就像是一个大学生和一个小学生做同一个数学题,即便不去看答桉,很多人也倾向于相信大学生是正确的。
但是王浩的研究结论确实很难被接受,因为他认为暗物质并不在湮灭理论的体系中。
牛津大学物理教授布鲁克斯-帕克就分析说,“暗物质并不在湮灭理论的体系中,有两种情况。”
“一种就是暗物质不存在。”
“另一种就是暗物质是高维的产物,不会受到湮灭力的影响。”
“后面一种情况,符合弦理论的分析结论,但我相信王浩本人更倾向于暗物质不存在。”
这是显而易见的。
湮灭理论和弦理论在基础上存在冲突,王浩又怎么可能去相信弦理论对于暗物质的解析?
尤其……
弦理论对暗物质的解析内容,听起来实在太过于玄幻,所谓‘膜宇宙’的概念,放在理论物理界都很难获得太多认可。
很多学者的普遍看法是,弦理论的解析就只是一种‘勉强能说通’的解释,当有更好的解释,以后他们更愿意相信新的解释。
所以有不少人都更愿意相信帕森斯的研究。
帕森斯以湮灭理论为基础,对于暗物质进行解析,甚至还关联了希格斯场论,解答了一些之前无法解答的问题,相对更容易得到认可。
当然,也有不少学者更愿意相信王浩。
王浩的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暗物质是不存在的,而暗物质不存在,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暗物质相关的任何发现。
当然,由此也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如何解释天文学上,星系质量存在的巨大差异?
……
作为理论研究的当事人,来德利-帕森斯知道自己的研究和王浩产生了冲突,心里顿时非常的慌乱。
他可不像其他人想象的那样非常确信自己的研究。
甚至说……
帕森斯非常确信自己的研究是错误的,这种确信的可能性超过99%。
因为他的研究是编出来的……
虽然他编的非常的严谨,不和现有的物理产生冲突,并且还使用了湮灭理论的构架,但编出来的就是编出来的,又怎么可能是争取的呢?….直到发现很多人支持自己的研究内容,帕森斯才轻呼了一口气,稍微找到了那么点自信。
“对啊!”
“这是理论的研究,谁又能说错误的呢?”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