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去打包行李!”
“……”
于海在确定毕业汇演拿出的作品后,就给系主任胡为远打了个电话。
胡主任对于他的想法自认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
他立即就表明学校会帮他安排好一些,他只要抽个时间来学校面试一下就可以了。
于海自然没有意见。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礼拜。
周五,于海带着助理闻人再次来到学校。
因为许多人其实都认得他的助理了,他这次也没有做伪装,直接在门卫那里刷了脸,就让老刘将车子开进了学校的排练楼门口。
此时这里已经人山人海。
除了来招募合作者的,来面试的,还有许多来看热闹的。
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了鲸落的毕业作品想要找同学合作的消息。
许多大三大四的同学也拍过来想要混进去,也希望能够获得这个机会。
于是就显得人更加多了起来。
还好学校这边也早有预料,早早就让人开始维持秩序,并将一些混进来的媒体记者给拉走。
于海一下车,周边就立即响起一阵惊叫声:“殿下!”“鲸落!”“他来了!”
他下意识就皱起了眉头。
这场面,让他下意识地想起了某个粉丝追星的画面,身体都略微僵硬起来了。
还好他虽然自己没有带保镖,学校的保安还是非常懂的。
毕竟也是见识过大场面的人了。
他们迅速地将鲸落护送进屋子,还有人拿着大喇叭喊:“都是大学生,请拿出该有的素质保持应有的克制……”
被人领着进入他们给自己安排办公室内,于海耳边还能听到保安富有节奏的喊话声,莫非是在音乐学院当保安当久了,染色了一点音乐细胞?这喊起来就像rap似的,还挺押韵。
于海是不准备自己逐一面试所有的乐手的。
他预计可能需要找到两三百人组成这么一个乐团。
这么多人他不可能每个人都见一面考察一些他们的器乐水平,所以他只准备认真挑选一下乐队的指挥还有几位首席演奏者。
其他人的筛选,就交给来给他帮忙的几位专业老教师负责筛选好了。
学校也知道他是不可能面试每位学生的,所以派了好几个老师来帮忙,分区域面试。
和来帮忙的自家辅导员打了招呼,又寒暄了两句,于海就开始翻阅起放在桌子上的资料。
此时的排练楼外卖,已经开始排起了长龙。
学校是把二楼都给于海用了,不过一楼还是有其他同学也要招募的,所以学生们也只能大部分人都汇聚到大楼外去了。
因为之前在网上报名登记的缘故,所以他们并不需要排队,轮到的时候自然有人叫名字。
同样来找人合作的作曲系大五两名同学,面对自己桌子前面空荡荡的,只能无聊得开始吃瓜聊天。
左边的同学又是羡慕又是感叹:“不愧是鲸落,来的人是真的多。我听说很多人是连夜飞回来的。”
右边同学略微不解:“有点太夸张了,曲爹也没这样的号召力吧?基本上所有的学习器乐演奏的都来了吧?很多人为了准备自己的毕业演出,都联系好几个月了,难道也放弃掉了?”
“曲爹也不可能找一堆还没毕业的学生合作好吗?”左边同学分析道:“我觉得大家之所以这么积极,主要也是这个人是鲸落吧!”
“什么意思?”
“你想想看,鲸落以往的作品,有差强人意的吗?”
右边同学想了想,只能摇头。
“是吧?”左边同学侃侃而谈:“鲸落大张旗鼓地搞这一出,说明他对自己的作品质量也有信心,和他合作,稳赚不赔的买卖,是个人都知道怎么选的吧?”
右边同学感觉好有道理,自己无法反驳,只能无奈叹了口气:“啧,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啊!”
另一边,聚集起来同学们也没忍住交头接耳。
“我看到好几位牛人都来了!”
“你看那边,郑景伟,小提琴专业第一名。还有那个巩思琦,据说她已经被国内一线乐团录取了。”
“哎,这些人都有大好前途了,还和我们这些小透明抢机会,好过分!”
“其实也能理解啦,即使进了乐团,人家也不一定能够演奏鲸落的作品好嘛?”
“也是,如果不是因为鲸落表明了和在校生合作,那些毕业多少年的老油条都要过来参合一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说他们都羡慕疯了!都在哀怨自己当年读书的时候怎么没有遇到鲸落这样的大牛!”
“笑死,鲸落这样的人,百年难得一遇好吗?哪里那么容易就出现一个。”
“不说了,我先进去了!”
“诶,你是学什么的?怎么这么快?”
“我指挥系的!”
“……”
于海简单翻阅了一下手中的资料,就把指挥系的人都挑拣了出来,准备先确定一下最主要的一个人选。
“指挥系,宋超同学请进来。”
过了一会儿,进来一位戴着眼镜,长相普通,气质随和。
“请坐。”
于海微笑询问:“之前有过指挥经验吗?”
宋超思索着道:“之前指挥过学校的乐团。”
于海皱眉:“没有指挥过专业团是吗?”
宋超略微尴尬:“没有!”
以他一个大学还没毕业的学生,又没有背景和人脉的,是不可能指挥到专业团的。
于海了然,他想了想,从随身的曲谱中抽出一张道:“把这首曲子,分区域写一下看看?”
“哦,好的。”宋超急忙接过,立即走到一旁的开始埋头苦干,这肯定需要一定时间。
所以小助理了然地开始叫下一位同学进来继续面试。
半个小时之后,于海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些指挥专业的学生,想要指挥他的作品,能力是远远不足的。
乐团指挥是一个非常需要实践经验的职业。
经验的不足是非常致命的,大学五年,这些学生当然可以学习还不错的理论,积累还不错的技术积累,但经验和读谱一定是有限的。
众所周知的,指挥,一般都是越老越厉害。
所以想要指挥他拿出来的这首曲子,似乎没有十年以上混乐团经验的老手,是搞不定的。
即使他想要请老教授在后面几个月的排练时间里,努力提升这些学生的指挥能力都做不到。
所以,想要在这里找到指挥他作品的人,是不可能的。
那么现在他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在系统里面兑换一个指挥的技能包,自己上台指挥自己的毕业作品。
另外一个就是指挥不选学生,请一位学校的老师担任,相信有老师会很愿意效劳。
于海看看自己记录的资料,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