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凡故作无奈地翻了个白眼。
一家人终于团聚。
小小的农家院落瞬间被欢声笑语填满,那种独属于年节将近的喜庆与和乐,弥漫在空气中,像一壶温好的老酒,醇厚,暖心,又让人微醺。
晚饭时分,一张擦得锃亮的四方桌摆在了暖烘烘的炕上。
桌上是王兰倾注了一下午心血的成果:用小火慢炖到骨酥肉烂的土鸡汤,汤色金黄,香气四溢;红烧排骨色泽油亮,甜咸适中;还有一条炖得恰到好处的鱼,以及几盘刚从自家菜地里拔出来,带着泥土清香的新鲜蔬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没有山珍海味,却每一口都是最地道的家乡味,是刻在味蕾记忆深处的味道。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头顶的白炽灯散发着温暖的黄光。
酒杯轻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家长里短的闲聊,成了此刻最动听的背景音乐。
静静正坐在爷爷奶奶中间,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她在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小手比划着,逗得两位老人前仰后合,笑声不断。
菲菲则挨着方一凡,小声跟他分享着大学里的新鲜事,从有趣的课程到奇葩的舍友,眉飞色舞。
一切都那么美好,真实得不像是那个风暴中心的人物该有的生活。
过了一会儿,方一凡突然放下了筷子。
他端起面前那杯热气腾腾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滚烫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
他清了清嗓子。
那张一贯挂着懒散笑容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极难察觉的郑重。
饭桌上的说笑声,渐渐停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方一凡迎着家人的目光,语气平静,却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
“爸,妈,姐,有个事儿,得跟你们说一下。”
他顿了顿,给了家人一个缓冲的时间,然后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一路同行》这节目,第一站的直播,就从咱们村,从咱们家开始。”
轰!
这句话,不亚于一颗深水炸弹在饭桌上轰然引爆。
整个屋子,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啪嗒。
是方一萍手里的筷子掉落在地上的声音,清脆得有些刺耳。
“咳!咳咳……”方明刚喝了一口茶,被这话惊得一口气没上来,呛得满脸通红,剧烈地咳嗽起来。
王兰的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微张,足以塞进一个鸡蛋,她看看儿子,又看看老伴,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像是见了鬼一样。
方一萍更是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眼神盯着自己的弟弟,仿佛在确认他是不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附了身。
“一凡,你……你没发烧说胡话吧?”方一萍最先反应过来,她伸手就想去摸方一凡的额头,“在咱家搞直播?还是全国直播?你疯了?”
方一凡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姐,你听我说完。我这么做,就是为了拍出最原汁原味的年味儿。让杜哥和王哥他们,也亲身体验一下咱们这儿最传统的年俗。这才是我们节目‘真实’理念的核心。”
“真实?真实也不能拿咱家开刀啊!”方明终于顺过了气,他眉头紧锁,作为家里的一家之主,他考虑得更多,“你有没有想过隐私问题?到时候几十个摄像头对着咱家拍,咱家还有什么秘密可言?还有,村里人怎么看?咱们村啥时候接待过摄制组这种阵仗?别到时候把村子搞得鸡飞狗跳的!”
王兰也连连点头,一脸担忧:“是啊儿子,咱们这小村子,安安静静的挺好,你这么一折腾,不是打扰了乡亲们的清净嘛。”
面对家人的连环炮轰,方一凡只是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他一贯的自信,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他伸出筷子,夹了一块腊肉放进嘴里,慢条斯理地嚼着,似乎完全没把家人的担忧放在心上。
在全家三双几乎要喷火的眼睛注视下,他才放下筷子,悠悠地说道:
“放心吧,所有事情,我都安排好了。”
他语气轻松,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肯定。
“明天,杜哥和王哥他们就到了。”
先斩后奏!
这四个字,明晃晃地写在了方明、王兰和方一萍的脸上。
三人面面相觑,看着眼前这个油盐不进、主意大到没边的儿子(弟弟),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好。
所有的担忧、质问和反对,在“明天人就到”这句既成事实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宁静祥和的小山村,即将被打破平静。
一场谁也无法预料,号称史上最“真实”的真人秀体验,即将从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农家小院,拉开它疯狂的序幕。
======
求各位读者大大的催更、关注、书架和小礼物,这对我很重要的,鞠躬,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