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比试,诗词,魏亦宁先抽题。
“家国”“诗”
题目出现的瞬间,在场之人都是一阵唏嘘。
俗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便都是以家国为题材,此类题材也较为敏感,纵然是南朝这样开放的国度,牵扯到家国更替一事,一向也是采取让老百姓噤声的办法。
曾经也有一些诗坛大拿恃才傲物,对国家兴亡一事大放厥词,没过多久便横死家中,如今世道还算安稳,南朝官府是绝对不会允许挑起百姓情绪的诗词出现。
所以文坛对此类题材也一直是讳莫如深。
只不过比试之人里,魏亦宁是北国人,那当然是不会在乎南朝官府,该如何就如何。
诗词比试和对联不同,没有谁先谁后,出题之后,三炷香内由两人各自在宣纸上写下自己的作品。
边上的众人兴致缺缺,家国题材一类不逢国难之时,难出绝世之作,况且两人生于和平年间,长于和平年间,便是再如何才华横溢,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檀香袅袅,计时开始。
两人脑海里开始不断搜索所有听闻过的战争时期的故事,想要以此为基石作诗,可奈何无法感同身受,只觉才思枯竭。
魏亦宁苦思良久,最后才是硬憋出了一首:
野幕蔽琼筵,
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
雷鼓动山川。
不愧才女之名,如此硬憋一首出来也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反观文人语依旧是皱着眉头,迟迟没有落笔。
只是在她脑海之中,仿佛已经到了那风沙满天,戈壁连绵的塞外。
一位位为了保家卫国马革裹尸的将士,一个个无名之辈埋骨他乡。
鲜血染红苍穹,赤地延绵千里。
前方是敌人旌旗蔽空,身后是铁血雄关亘古长存。
何以为国?身前目光所及之处皆为国土。
何处为家?身后千百万里皆是家。
文人语只觉灵光乍现,提笔写诗:
魏家旌旗满碧空,
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龙虎关。
写完之后,文人语长长舒一口气,才慢慢从那意境之中走出。
所有人看到此诗均是面露震撼。
愿以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龙虎关。
一股生气置之度外的豪气扑面而来。
即便是魏亦宁看向文人语的眼神也是异彩连连。
良久,才是有人狠狠鼓起掌来:“好!好诗!当真是好诗!”
掌声雷动,声震寰宇。
魏亦宁写得当然是好诗,只是与文人语这首诗比起来,就差得远了。
尤其是后面这句点睛之笔,或许将流传千古,举世闻名。
“魏姑娘,此诗如何?”
文人语问道。
魏亦宁轻轻颔首:“自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随后,魏亦宁又开口道:“不过我想和你再比一场。”
边上的华服青年当即是大喊起来:“魏亦宁,可没有你这么赖皮的!”
“这场我是输了,只是家国天下,我一介女流,比不得男子也是正常,再比一场,由我出题,倘若输了,整场比试便算我输,如何?”
魏亦宁丝毫不理会华服青年,一双美眸死死盯着文人语。
文人语莞尔一笑:“有何不可?”
“好!文公子爽快,那下面这题,便以“意中人”为题,作词。”
魏亦宁展颜一笑,春意盎然。
边上人群议论纷纷,意中人一题本就是女子诗人强项,当今天下,虽然女子地位已经有所提高,可总还是男尊女卑的社会。
男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对情情爱爱一事还是粗犷为多。
更何况这道题是魏亦宁自己出的,或许心中早已经想好了相应的词作。
这对文人语来说,太不公平了些。
然而文人语对此却是毫不在意,在场人不知道,她也是女子之身,当年情窦初开之时也有过小女子的心思,更是作过不少意中人为题的词作。
魏亦宁并不在意其他的喧嚣,只是笑道:
“此比小女子占了些许便宜,文公子可慢些,就不计时间了。”
文人语笑着点了点头,脑海中已经是回到了当年情窦初开的及笄之年。
魏亦宁见状,也是缓缓闭上了双眼,虽然是她出的题目,可本就占了便宜的她,并不愿意拿出曾经已经写好的词作来比试,这也算是文人骨子里的骄傲吧。
秋风吹动河边的柳枝,已经泛黄的叶子随风摆动,窸窸窣窣。
天边斜阳垂落,已近黄昏。
少女心事,便是趴在窗台前,看着窗外的意中人来来去去,不觉时光流转,羞于表达心意,最后随着大雪落下,悄悄藏在心间。
两人同时提笔,
魏亦宁写下: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借庭院幽深将少女心事描写得淋漓尽致,隐晦婉转,就像是一个富家小姐心有所属之后却碍于高墙,无法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