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明白先帝与闻嘲风的理解误差之后,寒江雪并没有着急对闻嘲风直说。
因为不管他怎么说,他都觉得这样讲太轻飘飘的了。他不是闻嘲风,没有经历过他与病魔的多年抗争;也没有体会过闻嘲风年幼时,因为与众不同的白疾而被人嘲笑;更无法设身处地的想象,闻嘲风当年在皇位一事上输给闻云幛时的屈辱。
咳,这里没有说皇帝不好的意思,只是说真的,先帝宁可把皇位给一条咸鱼也不给别人,多少会让其他继承人产生“在先帝心里我竟然还不如闻云幛吗”的想法。
皇帝闻云幛挺好的,只是他的好不是大众对皇帝的期待。
寒江雪相信,以闻嘲风的恋爱脑,他说一句“放下吧”,闻嘲风说不定真就会放下。可寒江雪还是更愿意让闻嘲风自己去释怀这件事。
有些时候,只有自己能够真正地说服自己,也只有自己说服自己的时候才会是彻底地放下。
“我不仅想起了先帝是我的笔友,还想起来遗诏在哪里,回去就找出来给你吧。”寒江雪最后这样对闻嘲风轻声道。
他希望由闻嘲风自己亲眼看到先帝是怎么样形容他的,然后由闻嘲风来决定到底要不要改变对先帝的态度。
闻嘲风脸上的错愕十分明显:“不,我不应该看到这个。”
这是先帝留给他的军师的遗诏,不是随随便便的什么东西。闻嘲风不希望因为他和寒江雪之间的感情,就让寒江雪违背原则的徇私。
寒江雪却说:“我觉得先帝如果地下有知,也会希望你看到的。”
虽然闻嘲风并不觉得先帝会这么大方,但他还是答应了寒江雪,于是,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而与此同时,紫阳真人也已经把他能够交代的,都对寒武侯说了出来。这位真人是真的比较苟,特别怕死,从他幕后的那位大人,到整个事情的始末,他可以说是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唯一没有交代的便是龙族尸骨的下落,因为他还要靠这个条件苟命呢,寒武侯也拿他没办法。
江王更是气得跳脚,但也还是只能认命,最近好几天都在靠懂事听话的小孙子来安抚情绪。江王始终不愿意放弃,一次次地尝试逼供,想要知道自己叔祖父的下落。
就这么陷入了循环的怪圈,审讯——生气——被安慰——继续审讯——继续生气。
而寒武侯则拿着紫阳道人的口供,来找到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寒武侯在公布最后的幕后黑手前,如是说。
寒江雪和闻嘲风互相看了一眼彼此,然后,赶在寒武侯之前,先一步齐声说出了答案:“越国公主。”
他们当年的怀疑方向是对的,虽然推理过程有点误差,但结论是对的,紫阳道人背后的人正是江王的姑母,那位命途多舛、差点两嫁蛮族的越国公主。
其实仔细想想也不会有别的答案了,越国公主与蛮族有交集,又深恨大启。说真的,若不是越国公主当年被闻嘲风的亲爹前任无夷王救过,闻嘲风甚至不觉得越国公主的报复有什么错。明明是两个国家之间的事,送个公主过去能够解决什么呢?
这层和亲的遮羞布,既遮不住蛮族,也遮不住大启。两国该打还是会打,而一旦打起来,夹在中间的和亲公主便会愈加的为难。
越国公主更是其中最惨的,她不仅被嫁了一次,还差点嫁了第二次。
先是嫁给足够做她爷爷的老汗王,又差点被迫嫁给同样比她大上不少的继子。她又招谁惹谁了呢?只因为她的母妃被安王喜欢过吗?这又不是她能够决定的。
越国公主的遭遇,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受的。更何况还是她当皇帝的亲爹当年答应她的,只要老汗王一死,她就可以回来。明明他们答应过她的。可是结果呢?她苦苦忍耐,等来的却是二嫁,宛如当年的承诺并不存在。
哪怕最后越国公主在前任无夷王的帮助下,逃婚成功,但从满朝文武和闻氏宗亲的态度里就能够看出来,越国公主是不被接受的。
他们指责就是因为她,而挑起了战争,全然不顾当年她去和亲时做出的牺牲。
虽然这么说很不正确,可闻嘲风的大反派脑袋还是会忍不住想,如果他是越国公主,他只会做得比她更狠。当他的故国是如此态度对他时,那就不要怪他先一步抛弃所谓的故国。
十几年大启公主的养尊处优,她也用十几年在蛮族受苦的日子偿还了。从此以后他们两不相干,她现在报复的,是她二次差点被迫下嫁时的恨,是她被人指指点点、不断被压榨价值的悲惨过去。
闻嘲风和寒江雪这个时候才真正明白了,闻嘲风没有被催眠的原因,也许真的就只是因为前任无夷王。
“所有的阴谋,几乎很少针对你来展开,”闻嘲风之前被迫掺和进来的时候,不是钱废后搞事,就是闻嘲风自己因为需求而主动扎进去,寒江雪道,“我也在常年和你绑定在一起后,才没有继续被幕后黑手骚扰。你唯一一次危险,就是这回开武曲圣山。不过,说真的,从紫阳道人的态度来说,我怀疑他当时只是想带着龙骨走,并不会真正的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