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人情势利古犹今(1 / 2)

“作者是不是历史教授,竟然能写出这样的文言文。”

“看不懂,看不懂一点,我还是去看白话文吧。”

“这就是桃园三结义?”

“黄巾起义计划是缜密的,爆发是突然的,平叛是迅猛的,结局是惨淡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还是这张翼德更得我心,该杀就得杀,要我说直接把那董卓一刀剁了。”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兄弟们随我起义推翻公司。”

“刘备原来长这样,双耳垂肩。”

“这块历史我之前看到过,正史确有记载。”

“毫无疑问,张角是成功的。”

“《太平要术》是一部逻辑缜密严谨的道教经典着作,虽然有流失,但传下来也不少。”

“我觉得这都是局势所迫,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作者这文学功底没得说,当为现世第一人。”

“这就是读书的力量。”

“此作可堪文学巨着,应细细品读。”

由于《三国演义》第一回才刚发布没多久,看的人并不多,大多数都是被“三国”二字吸引进来的。

尽管有顾平生的推荐,真正点进去阅读的人依然不多。

然而,那些坚持阅读下去的读者,无一不被故事中的人物所深深吸引。

在此前,关于三国时期的书籍并不多,流传下来的故事更是寥寥无几。

人们对三国的印象,往往只有一个字:“乱”。

至于三国时期的知名人物,大多数人也只知道寥寥数人。

许多读者最初对作者采用文言文的写作方式感到震惊,但随后又被白话文版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第一回的出场人物并不算多,主要的也就张角三兄弟,刘关张三兄弟,还有曹操和董卓。

关羽一招半式便将程远志击败的场景,让读者对这位武艺高强的英雄充满敬佩;而豪爽直率的张飞,则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开篇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更是以强烈的历史感,烘托出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写得非常好,我要摘抄下来,这作文的素材不就有了。”

“把时间拉长,从历史维度看,没有人是主角,都是历史长河中的沙。”

“当代才子。”

“无论再看多少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句词都让人感慨万分。”

“这首词好有押韵感。”

尽管全文以文言文书写,但大多数读者仍能大致理解其含义,即便不借助随后提供的白话文版本,也能把握故事的大致脉络。

在读者群体中,许多人围绕"黄巾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展开了热烈讨论。

黄巾军作为一支农民起义军,而刘备、关羽、张飞等人则是协助镇压起义的力量,这一点在读者中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此外,文中出现的诗句,在一些热心读者的诠释下,被赋予了深刻的意义,甚至被视为至理名言。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

古往今来的人都是看重势利,在置身草莽的时候又有谁能发现?

这句话戳中了许多读者的内心。

时代在变,人心不变。

顾平生看着这数据有点伤脑筋,到目前为止,也仅有几千的阅读量,但是这个阅读人数还是太少了,这还是在自己这个编辑的推荐下。

这要是换成一本书名有噱头的,现在起码已经有上万的阅读量。